一方面,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处于复苏上升通道。主流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突破6900亿美元,营收增长区间为11%-15%。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营收同比将增长11.2%,达到6972亿美元。
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产业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发展态势良好。政府工作报告将“人工智能+”与“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核心,支持科创企业,半导体作为关键领域受益显著。
一、半导体行业最新消息与利好因素
(一)政策支持不断加码:近期,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发布关于应对美国霸凌关税,助力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倡议书,明确提出要”锻造’自主链核’,强化供应链战略”。这一倡议直指当前中美科技博弈的核心——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
与此同时,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发布了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这一规则调整实际上为国内半导体制造企业提供了政策保护,鼓励更多芯片设计公司选择国内代工。
北京市海淀区发布集成电路流片补贴政策,最高支持1500万元,为半导体企业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有助于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加快技术突破和产品迭代。
(二)市场复苏态势强劲:从需求端看,下游消费电子市场如智能手机、PC、可穿戴设备等需求回暖。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2%,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3.4%。AI浪潮推动下,AI手机及AIPC渗透率快速提升,进一步带动相关芯片需求增长。从供给端看,晶圆厂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部分厂房产能利用率超100%,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85%-95%,且头部晶圆厂稼动率满载后有望在第二季度试探性提价,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
(三)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在外部贸易摩擦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领域,国内企业如北方华创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37.9%,刻蚀/ALD设备技术突破驱动份额提升;在存储领域,预估2025年第二季度存储器合约价涨幅将扩大,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大厂加速退出DDR4利好国内厂商,同时AI服务器拉动HBM需求,AIPC渗透率推动LPDDR5x需求,智能手机AI功能升级带动UFS4.0加速渗透,为国内存储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四)技术创新带来新增长点:RISC-V芯片作为我国芯片自主设计的重要方向,发展迅速。中国在该领域处于第一梯队,2022年贡献了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的50%。预计到2030年中国RISC-V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7.9%,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二、证券机构观点
东莞证券:半导体行业进入业绩披露期,从已披露业绩的上市企业来看,受益AI驱动行业复苏和关键领域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半导体行业大部分细分板块2024年、2025年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向增长。建议结合2024年和2025Q1业绩情况,从AI驱动和国产替代角度把握相关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天风证券:2025Q1半导体龙头业绩表现亮眼,并购重组助力强化全球竞争力。晶圆代工产能满载叠加涨价预期,国产龙头引领景气上行;封装测试头部厂商先进封装大力布局,二季度订单有望进一步提升;存储领域预估2Q25存储器合约价涨幅将扩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模拟领域周期复苏+国产替代共振,业绩弹性释放。
三、投资逻辑与方向
长期投资逻辑:半导体是现代科技的核心基础,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以及AI、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半导体长期需求将持续增长。在政策支持与庞大市场需求驱动下,国内半导体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等方面有望不断提升,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短期投资逻辑:当前半导体行业处于周期复苏与国产替代共振阶段,行业景气度上行,相关企业业绩表现亮眼,且有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短期内存在较多投资机会,可关注受政策支持、业绩增长明确以及国产替代空间大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参考相关方向:
1.国产AI芯片: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产算力龙头。
2.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国产替代核心标的。
3.先进封装: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受益于AI芯片封装需求激增的企业。
在政策支持、市场复苏、国产替代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投资机会凸显。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望突破重围,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识别真正具有核心技术、能够持续成长的优质企业,与时代共舞,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多重利好加持,这个赛道布局持续加速中……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