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周五),全球资本市场因中美贸易博弈4月以来的初步缓和而沸腾。当日,商务部发言人证实美方通过多渠道主动传递重启谈判意愿,中方正就其诚意进行评估。受此提振,港股恒生指数飙升1.74%至22504.68点,恒生科技指数劲升3.08%,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暴涨3.5%,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YINN)盘中一度触及10%涨幅,最终收涨9.64%。
一、事件脉络:从极限施压到主动求和
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中美关税税率在2025年4月达到历史峰值——中国对美商品综合税率升至125%,美国对华关税亦达145%,涉及5200亿美元商品。这种“双输”格局在一季度数据中显现:美国GDP萎缩0.3%,中国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至49%。在此背景下,美方于4月22日由特朗普释放关税可能“大幅下降”的信号,并通过白宫提出分级关税方案。
然而,美方行动存在明显矛盾:5月2日,美国在释放谈判信号的同时,正式终止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导致球鞋等商品价格暴涨53%,引发76个美国品牌联名抗议。这种“边谈边打”的策略,被中方商务部批评为“说一套做一套”,强调谈判前提是美方全面取消单边关税并纠正错误做法。
二、市场反应:风险偏好与板块轮动
科技股狂欢
贸易缓和预期直接利好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科技企业。港股市场,小米集团、小鹏汽车单日涨幅超6%,阿里巴巴、腾讯控股涨超3%,地平线机器人暴涨14.5%。美股中概股同步走强,拼多多、京东涨4%,小马智行单日涨幅达27%。这一现象与政策红利形成共振:据悉,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千问衍生模型数超10万个,已超越美国Llama,成为全球第一开源模型。
对抗板块承压
种业、稀土等“反制受益板块”或承压。以稀土为例,中国4月实施的出口管制已切断美国70%的供应链,而谈判预期削弱了该领域的政策溢价。
资金流动与汇率波动
离岸人民币5月2日汇率单日升值超600基点至7.21,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获南向资金净买入超200亿港元。与此同时,黄金价格因避险需求下降回调1.2%,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
三、机构观点:短期博弈与长期逻辑
中信证券:在美方彻底取消单边关税前,谈判进展可能有限。建议关注科技板块估值修复,尤其是AI算力、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同时警惕部分涨幅过高标的的回调风险。
华泰证券: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反噬已显现,美股短期或因情绪面反弹,但长期下行风险大于上行风险。中国应通过扩大内需、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对冲外部冲击。
国泰君安国际:中美产业链“脱钩”趋势不可逆,短期谈判或聚焦关税局部调整,长期需关注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加速重构,中国通过稀土管制、内需扩张、多边合作构建的“三重防线”,为其在谈判中争取了主动权。投资者需注意双方向的波动,继续关注政策催化下的科技主线,同时对地缘政治风险保持谨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突发!贸易缓和信号引爆市场!科技股狂嗨,接下来要注意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