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人形机器人首秀!电网建设迎来“钢铁侠”

近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电网建设现场,一台银白色人形机器人正背着工具包稳步走向高空作业区。随着技术人员指令下达,它精准完成工器具交接、螺栓紧固、导线展放等一系列复杂操作,这标志着中国电网建设正式迈入“人形机器人+智能基建”时代。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传统电网施工中高空作业风险高、重复性劳动强度大等痛点,更折射出人形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转折。

人形机器人首秀!电网建设迎来“钢铁侠” 1

 

一、技术突破:从“人工冒险”到“人机协同”的跨越

 

在红河电厂扩建项目配套电网工程中,人形机器人展现了传统人工难以企及的技术优势。其搭载的3D激光雷达可360度感知周边环境,43个关节驱动系统实现拟人化步态,配合高空作业平台车完成引流线间隔棒安装,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在弥勒市220千伏可邑输变电工程中,机器人通过张力机控制手柄协助人工展放导线,未来还将实现张力自主计算与全流程自动化操作。

 

人形机器人首秀!电网建设迎来“钢铁侠” 2

 

技术突破带来三重革新:

 

安全性跃升:传统电网建设中,高空作业人员需背负30公斤装备在6米高空协同操作,而人形机器人将人身风险降为零。

 

效率显著提升:深圳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单次作业效率提升,云南电网的人形机器人通过多区段协同施工,项目工期缩短近30%。

 

成本持续优化:人形机器人可24小时连续作业,配合无人机巡检、三维建模等技术,综合运维成本降低20%以上。

 

二、产业共振:从“单点试验”到“全链爆发”的裂变

 

云南电网的创新实践并非孤例。在工业制造领域,优必选WalkerS1人形机器人已在极氪智慧工厂“入职”,承担分拣、搬运等任务;物流场景中,UQI优奇的全栈式无人物流解决方案实现人形机器人与无人车、移动机器人的协同作业,推动比亚迪长沙工业园物流效率提升30%。这种跨场景渗透正加速产业链成熟:

 

上游零部件:绿的谐波的谐波减速器、鸣志电器的空心杯电机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突破60%,单机成本较三年前下降40%。

 

中游整机制造:宇树H1、智元远征等产品已实现商业化交付,2025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53亿元,同比翻倍增长。

 

下游应用生态:从电力基建到汽车制造,从仓储物流到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已覆盖超过20个细分领域,财信证券预计2035年全球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台。

 

人形机器人首秀!电网建设迎来“钢铁侠” 3

 

三、技术跃迁:从仿生模仿到具身智能的进化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类人交互能力与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云南电网的机器人通过具身智能技术,可自主识别隔离开关位置并规划作业路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机器人,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以2小时40分完赛,验证了长距离稳定移动能力。这种技术突破背后是三大核心能力的升级:

 

感知系统:奥比中光的3D视觉方案、柯力传感的六维力传感器,使人形机器人具备毫米级环境感知精度。

 

运动控制:松延动力N2机器人通过深度强化学习实现拟人步态,动态抗干扰算法可在复杂地形实时调整重心。

 

决策智能:华为MindSpore框架、达闼RobotGPT大模型的应用,推动机器人从”执行指令”向”自主决策”进化。

 

 

四、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万亿赛道加速成型

 

政策层面,《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北京、上海等地已布局千亿级产业基金。资本端,2025年一季度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额超50亿元,红杉、高瓴等机构密集押注核心零部件与整机制造。这种共振效应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电网智能化:中国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已超90%,人形机器人与数字孪生、5G电力专网的融合,将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新阶段。

 

制造业升级:特斯拉Optimus、小米CyberOne等产品加速量产,预计2030年工业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24亿美元。

 

服务场景拓展:家庭陪护、医疗康复等领域的人形机器人已进入试点阶段,远期市场规模或超万亿。

 

人形机器人首秀!电网建设迎来“钢铁侠” 4

 

五、机构观点:聚焦核心赛道与技术壁垒

 

东吴证券: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突破-场景验证-规模化应用”的临界点,建议关注具备全栈技术能力的龙头企业,如优必选(联合研发天工机器人)、领益智造(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财信证券: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价值量最高的环节(占比超30%),重点推荐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及五洲新春(行星滚柱丝杠)。

 

信达证券:人形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叠度超60%,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企业可依托现有产能快速切入赛道,预计2025年相关营收增速超50%。

 

从云南电网的高空导线到北京马拉松的赛道,从比亚迪的智能工厂到上海4S店的服务场景,人形机器人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产业链韧性与创新生态的集中体现——凭借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及政策红利,中国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这一”下一代颠覆性产品”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深化、成本的持续下降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或将成为继新能源汽车后,中国向全球输出的又一张”创新名片”。

 

人形机器人首秀!电网建设迎来“钢铁侠” 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人形机器人首秀!电网建设迎来“钢铁侠”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