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大数据作为核心技术引擎,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在A股市场中,大数据产业链覆盖多个细分领域,相关企业表现活跃,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本文将从A股大数据板块的构成、近期利好消息及券商观点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一、A股大数据板块的核心构成
大数据产业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等多个环节,A股市场中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下板块:
数据采集与处理
硬件制造:传感器、存储设备等基础设施提供商,如 中电鑫龙(智能硬件)、海康威视(安防数据采集)。
数据灾备与安全:企业级数据备份与安全解决方案服务商,如 启明信息(东北地区最大第三方数据中心)、恒华科技(参与张家口数据中心项目)。
数据分析与云计算
云计算服务商:提供云存储、算力支持的企业,如 亚康股份(服务阿里云、百度)、紫光股份(云基础设施)。
大数据分析平台:专注于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BI)的公司,如 博睿数据(APM/NPM监测)、润和软件(AI Agent技术)。
行业应用与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与工业互联网:如 杰创智能(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星网锐捷(数据中心交换机)。
金融科技与医疗健康:如 银之杰(金融风控)、汉王科技(OCR技术赋能医疗文档管理)。
算力基础设施与AI大模型
算力硬件:数据中心与IDC建设商,如 新易盛(光模块)、中科曙光(高性能计算)。
AI大模型:如 科大讯飞(AIGC技术)、拓尔思(自然语言处理NLP)。
二、近期利好消息推动行业景气度上行
2025年下半年,大数据板块迎来多重政策与市场利好,进一步夯实行业增长基础:
AI大模型商业化加速
H20芯片恢复对华销售:7月15日,英伟达宣布H20芯片恢复向中国市场出货,为大模型训练提供算力支持。多家互联网企业(如字节跳动)已表示积极采购,直接利好光模块、服务器等产业链公司。
市场规模爆发:2025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预计达495亿元(同比增长64%),带动数据标注、算力租赁等配套需求。
政策持续加码数据要素化
财政部新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出台,明确数据资产入表路径,提升企业数据资产价值。
新型基建规划:国家发改委推动“东数西算”工程,2025年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提速,涉及中低压配电设备、光通信的企业订单有望增长。
行业应用深化
智慧城市建设:河北省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加速,区域龙头或将受益。
金融数字化转型:券商分支机构全面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客户画像与精准营销,涉及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AI投研工具的企业持续受益。
三、券商观点:技术融合与估值修复双轮驱动
券商机构普遍看好大数据行业的长期前景,并指出以下核心逻辑:
数据资产化打开增长空间
华西证券认为,数据资产入表将推动企业从“资源消耗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型,具备数据治理能力的企业。
安信证券强调,中国作为全球首个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国家,未来将催生数据交易、隐私计算等新兴赛道。
AI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中金公司指出,AI大模型落地将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需求双增长,具备快速交付能力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厂商有望实现业绩修复。
中国银河证券建议关注AI Agent技术在垂直领域的应用。
估值修复机会显现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数据中心板块经历多年调整后,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约15倍),随着算力需求爆发,龙头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国联证券提示,关注“数据+行业”跨界融合机会。
大数据产业正从“基础设施建设”迈向“价值深度挖掘”新阶段,政策红利、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的多重催化下,A股相关企业有望持续受益。未来,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加速,大数据行业或将催生更多千亿级细分赛道,成为资本市场长期关注的焦点。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利好不断!这一赛道后续或强势爆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