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华为将于11月21日发布AI领域突破性技术,直击行业算力资源浪费的核心痛点。该技术延续“以软件补硬件”的创新路径,对标英伟达2024年底斥资7亿美元收购的以色列Run:ai公司核心能力,实现了算力管理的跨越式升级——可将GPU、NPU等异构算力资源的利用率从当前行业普遍的30%-40%提升至70%,近翻倍的效率提升有望重塑算力产业的成本结构。

更为关键的是,这项技术打破了算力硬件的生态壁垒,能够实现英伟达、昇腾及其他第三方算力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在全球算力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这种跨平台整合能力不仅能盘活存量算力资产,更将降低企业AI部署的门槛,为算力密集型行业的规模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一、产业共振:效率革命激活万亿算力生态
(一)算力基建:从”规模竞赛”到”效能比拼”
华为新技术的落地将推动全球算力产业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此前,受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爆发驱动,算力基建呈现”重投资、扩规模”的竞赛格局,我国未来五年算力基础设施投资金额预计达9.2万亿元,年均投资1.8万亿元,约占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3.6%。但高投入背后,30%-40%的利用率意味着大量算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形成”建设-浪费-再建设”的恶性循环。
华为技术的突破使算力产业进入”效能提升”的新阶段。按我国2024年725.3EFLOPS的智能算力规模测算,利用率提升30个百分点可等效新增217.6EFLOPS算力,相当于减少近30%的新增投资需求。这种效能优化将缓解算力建设的资金压力,同时为液冷、存储等配套产业带来结构性机遇——随着算力密度提升,华为已明确提出机房液冷能力需在2027年达到单柜150kw,带动相关硬件需求升级。

(二)行业落地:千行万业的”算力降本增效”浪潮
算力利用率的提升正快速转化为行业实践成果。在制造领域,美的集团依托昇腾超节点构建的算力集群,通过算力优化已覆盖158个核心场景,加速了AIGC战略落地;金融领域,邮储银行采用昇腾大规模专家并行方案后,实现3倍吞吐性能提升,为智能客服、审贷助手等业务场景提供了高效算力支撑。
随着华为新技术的普及,这种降本增效效应将向更多领域渗透。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大模型训练、运营商的智能网络调度、能源行业的数据分析等场景,算力利用率每提升10个百分点,即可带来数百万至数亿元的成本节约。据《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预测,2023-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6.2%,效率提升将使这一增长的实际价值倍增。
(三)生态协同:昇腾体系构建产业共振网络
华为新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昇腾AI生态形成深度协同。在9月的昇腾AI人工智能产业峰会上,华为已发布384超节点等硬件产品及开源软件体系,目前昇腾超节点累计部署量已突破300套,服务20多家核心客户。此次算力调度技术的加入,将完善”硬件开放+软件开源+效率优化”的生态闭环。
生态效应已初步显现:昇腾已聚集80多家硬件伙伴,开发200多款场景化产品,联合140多家伙伴推出大模型应用一体机,落地2000余家客户。随着算力利用率提升,昇腾生态的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有望吸引更多企业从”单一硬件采购”转向”全栈效能解决方案”,加速国产算力替代进程。

二、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以来算力板块领跑中美科技股行情,随着华为等企业技术突破落地,国产算力已进入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业绩弹性与投资确定性兼备,有望复刻美股2023年以来的长牛行情。未来,算力利用率提升将打开行业成长天花板,液冷、存储、光模块、PCB等细分领域将直接受益于算力效能升级,迎来更高业绩弹性。
华泰证券指出,当前讨论AI投资”证伪”为时尚早,考虑到AI技术迭代周期长、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相关投资的高增长趋势将持续。虽然部分AI公司估值处于高位,但在盈利持续兑现、流动性相对宽裕、算力供需格局紧张的背景下,尚不具备触发预期剧烈调整的宏观条件。华为算力效率技术的突破进一步验证了AI产业的发展韧性,为投资提供了新的价值锚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重磅!华为新技术打响算力效率攻坚战,AI产业效率革命来了!

财富在线
多股涨停!政策与科技巨头共振,AI应用强势爆发
抓紧上车!六大机构研判,看好A股这些方向
【热点聚焦】利好不断!AI应用板块集体大涨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