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固态电池领域捷报频传,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相关业务最新进展。从材料研发到产品量产,再到产业链协同,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上游材料作为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基础,率先传来突破喜讯。10月26日,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已实现20吨级以上的批量供货。其中,全固态电池专用的高镍多元材料表现亮眼,在电池循环稳定性、容量等核心性能上已接近传统液态电池水平,而电池能量密度更是超过400Wh/kg,明显高于目前市场上的液态电池,为固态电池性能升级筑牢了材料根基。

中游电池厂商也在加速推进技术落地,纷纷选择多技术路线并行布局。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期的电话会议中透露,公司正严格按照既定规划推进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并且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新一代固态电池产品。与此同时,亿纬锂能也没有放弃半固态电池赛道,正在开展相关产线改造工作,同步推进市场布局,力求通过多技术路线并行的方式,抢占固态电池市场先机。
产业链协同合作的步伐同样在加快,为固态电池产业化添砖加瓦。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发布公告,宣布与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携手打造超高比能电池材料产业联合体,共同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在供货方面,2026年至2028年期间,格林美每年将向厦钨新能源供应各类电池原料与材料15万吨,三年累计供应总量达到45万吨。此外,双方还将围绕动力电池、低空飞行器等重点应用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下游车企的积极拥抱,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化的重要推力。目前,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已经正式交付搭载150kWh半固态电池包的车型,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固态电池带来的技术升级;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主流车企,也已明确公布了各自的固态电池装车规划以及具体时间表,为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打开了广阔市场空间。
中信建投指出,随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强化、市场需求不断升级,再加上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固态电池产业正步入从实验室研发走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未来3至5年,固态电池有望率先在高端消费电子、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以及低空经济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进而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迎来新一轮结构性发展机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爆了!固态电池龙头企业齐掀产业化热潮

财富在线
突然!强势拉升!固态电池板块爆发
沪指时隔十年重返4000点:硬科技驱动开启“健康牛”新起点
单季净利暴增近16倍!固态电池狂飙,这些企业锁定关键技术——
机器人与GDP“同频暴增”,板块机遇或要藏不住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