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固态电池板块再度强势走高,连续大涨4日。截至发稿,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德新科技、中钢天源、豪鹏科技涨停,先惠技术、信宇人涨超10%,孚能科技、利元亨、海希通讯等多股涨超5%,相关个股纷纷跟涨!
板块的持续活跃,直接受到多重利好催化:长安汽车宣布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孚能科技等企业密集披露产业化进展;共同点燃了A股市场对这一颠覆性技术的投资热情。
一、板块暴涨的三重驱动逻辑
1、技术突破进入产业化临界点
固态电池技术近期实现关键突破:半固态电池已量产360Wh/kg能量密度(如国轩高科“金石电池”),全固态实验室能量密度跃升至500Wh/kg,远超传统锂电池的300Wh/kg上限。安全性方面,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彻底解决热失控风险,穿刺测试中实现“不起火、不爆炸”;循环寿命突破12000次,完美适配高频次充放电场景。
2、政策强驱动淘汰落后产能
工信部“2026年实施‘不起火、不爆炸’强制标准”将固态电池推为唯一达标技术路线,液态电解液面临全面淘汰。上海等地政府配套专项补贴(最高2000万元),加速产业化落地。近日《新型储能发展政策》更明确对固态示范项目提供补贴,政策组合拳为技术突围注入强心剂。
3、下游需求呈爆发式裂变
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催生千公里续航需求,全固态电池成终极解决方案;
低空经济:eVTOL飞行器需400Wh/kg以上高密度电池,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已独家供应时的科技350架飞行器;
人形机器人:欣旺达高倍率固态电池通过头部厂商验证,满足20GWh需求;
储能系统:宁德时代百MWh级固态储能项目推动度电成本降至0.2元。
二、低空经济:撕开商业化突破口
低空领域成为固态电池首个规模化落地场景!上周阿联酋企业Autocraft豪掷10亿美元采购350架中国E20 eVTOL,全部搭载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这一订单印证两大趋势:
半固态电池成本敏感度较低的场景率先商业化,eVTOL电池溢价能力远超车规级产品;
中国企业在全球低空经济供应链中已占据技术制高点,固态电池成为“中国方案”输出海外的战略载体。
三、领军企业量产进程加速
1、孚能科技(全固态中试线落地)
7月21日宣布,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进入中试交付阶段,年底将建成0.2GWh中试线,并向战略客户交付60Ah电池。其高镍三元+软包叠片工艺路线能量密度超400Wh/kg,针刺测试实现热失控自关断,已获多家车企送样需求,2026年产能规划升至GWh级。
2、格林美(破解百年界面难题)
7月15日联合孙学良院士团队,向正极-电解质界面离子传输效率低的世纪难题“宣战”。作为全球最大高镍前驱体供应商,其富锂锰基正极匹配硫化物电解质方案,有望奠定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的中国标准。
3、先惠技术(装备龙头绑定清陶能源)
今日领涨股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签订全固态电池装备研发协议,为产业化铺路。公司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大众宝马等客户,一季度净利润增长20.46%,技术护城河与业绩韧性形成双击。
四、券商观点:从主题炒作转向产业兑现
东吴证券最新研判指出,固态电池是确定性最高的赛道板块,产业正经历三大跃迁:
应用场景:半固态在低空/机器人领域放量,全固态车规级验证2026年启动;
产能节奏:2027年全球规模望达1GWh,2030年加速突破100GWh;
设备材料:先导智能(全球唯一固态整线商)、利元亨斩获整线订单,干法电极等新工艺降本路径清晰。
固态电池的崛起绝非昙花一现的技术主题,而是一场重构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制高点争夺。当低空经济的10亿美元订单落地、宁德时代等巨头划定2027量产时间表,资本市场已用真金白银投票——半固态商业化元年之后,全固态的星辰大海正在开启。投资者需在技术路线分化中锚定核心壁垒,方能在千亿蓝海中捕获真正的产业王者。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连续大涨4日!这一板块创历史新高!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