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反内卷”政策重塑市场格局:新能源、光伏、储能迎结构性机遇

2025年,“反内卷”正从政策口号加速落地为产业变革的实际推手。

 

随着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要求”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行业的恶性价格战正迎来拐点。机构普遍认为,“反内卷”政策将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推动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回升,并重塑资本市场对新兴产业的估值逻辑。

“反内卷”政策重塑市场格局:新能源、光伏、储能迎结构性机遇 1

一、内卷困局:低价竞争如何拖累产业升级?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行业在高速扩张的同时,也深陷”内卷式”竞争。以光伏行业为例,2024年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5%,硅片价格下滑超45%,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均超25%,全行业陷入亏损。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电商领域,仅退款、最低价策略导致商家利润承压,甚至催生”羊毛党”灰产。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指出,这种非理性降价不仅导致企业利润下滑,还可能形成”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居民收入降低—消费支出减少—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对宏观经济稳定构成挑战。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补充称,部分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过度依赖”竞底竞争”,忽视了技术、品牌等长期竞争力建设,最终削弱了中国制造的整体溢价能力。

 

二、政策转向:从行业自律供给侧优化

 

2025年,“反内卷”政策进入深化阶段。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依规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而国家发改委也提出”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的具体方案”。目前,政策落地主要呈现两种路径:

 

1.行业自律公约:光伏行业已率先行动,33家企业签署自律公约,通过”限产”与”限价”缓解恶性竞争。

 

2.行政引导+市场化出清: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整车央企重组,整合研发资源,避免重复内耗。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本轮“反内卷”政策相比2015年供给侧改革更加温和,更注重行业差异化和循序渐进。例如,电商平台通过算法优化、运费险减免等措施平衡商家与消费者权益,而非简单叫停低价策略。

 

“反内卷”政策重塑市场格局:新能源、光伏、储能迎结构性机遇 2

三、有望受益行业:谁将率先走出内卷泥潭?

 

民生证券指出,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商平台是“反内卷”政策的核心关注领域。结合券商观点,以下行业有望迎来竞争格局改善:

 

1.光伏:自律减产+技术升级双轮驱动

 

2024年光伏行业亏损面扩大,但2025年头部企业开始通过自律减产稳定价格。同时,降银技术(如铜电镀、叠栅技术)的突破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2.新能源汽车:央企整合+智能化突围

 

2024年,三大汽车央企(一汽、东风、长安)新能源车销量总和不足比亚迪一半,重组后资源整合有望提升竞争力。此外,政策鼓励智能驾驶、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突破,推动行业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

 

3.储能:技术迭代+海外市场拓展

 

2025年中国储能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800亿元,但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加剧。政策扶持下,钠电池、液流电池等新技术加速商业化,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通过海外布局缓解国内竞争压力。

 

4.电商:从”最低价”到”高质量增长”

 

抖音、淘宝等平台2025年推出商家扶持政策,包括免佣、推广费返还、严打恶意退款等,推动GMV增长模式从”用户扩容”转向”客单价提升”。

 

四、投资逻辑:龙头优势强化,中高端制造受益

 

东吴证券指出,“反内卷”政策将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具备技术、成本、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例如:

 

光伏:关注N型电池、金属化降本技术领先的通威股份、隆基绿能;

 

新能源车:央企整合背景下,长安汽车(与华为深化合作)、比亚迪(技术壁垒高)具备长期竞争力;

 

储能: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34.6%)、比亚迪(储能云平台)及钠电池技术领先的中科海钠。

 

“反内卷”并非简单的政策干预,而是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的必然选择。随着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品质战,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对于投资者而言,把握政策节奏、聚焦龙头标的,或是穿越周期波动的关键策略。

“反内卷”政策重塑市场格局:新能源、光伏、储能迎结构性机遇 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反内卷”政策重塑市场格局:新能源、光伏、储能迎结构性机遇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