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美国商务部周一在两份通知中分别表示,已开始调查“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药品成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此举被视为特朗普又要加征关税的前奏,不过,不管是外围股市,还是A股,对此类消息反馈似乎都脱敏了。
调查核心信息
所谓的“法律依据”:依据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半导体及制造设备、药品及原料的进口展开调查。
调查范围:
半导体:涵盖所有芯片(传统与尖端)、制造设备及含芯片的电子产品,特别关注人工智能相关的高端芯片。
药品:包括成品药(仿制药与原研药)、原料药及关键成分的供应链审查。
时间表:商务部长需在270天内提交调查结果,但特朗普暗示可能加速进程。
调查背景与动机
供应链安全与制造业回流:特朗普认为过度依赖进口威胁国家安全,希望通过关税迫使企业将生产迁回美国。
行业针对性:
半导体:美国在高端芯片制造(如AI芯片)领域依赖台积电、ASML等企业,调查可能推动本土产能建设。例如,英伟达已宣布未来4年计划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
药品:美国长期面临药价高企和供应链脆弱问题,关税旨在降低对外国(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原料药的依赖。
对全球供应链可能潜在影响
半导体行业:
全球供应链扰动:若加征关税,可能推高电子产品成本,并影响台积电、ASML等企业的对美出口。例如,ASML的光刻机若被征税,将直接影响美国本土芯片制造能力。
对国内半导体企业影响:短期看,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长期看将会加速我国半导体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进程。
万联证券表示,关税博弈背景下,国产设备及材料有望加速导入国内半导体供应链,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同时通过精准扶持、引导和激励,有望帮助外销占比高的企业进一步融入国内市场,并通过发展先进技术实现差异化竞争,既增强企业抵御贸易摩擦风险的能力,亦激发了国内市场创新竞争活力。
药品行业:
价格与供应风险:仿制药商可能因成本上升退出市场,加剧美国药品短缺。专家警告,关税可能转嫁至消费者,导致药价上涨。
后续展望
政策不确定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似乎每天都在变化,已经遭到越来越多国家反对。
多边贸易体系的碎片化:特朗普所谓232 调查已引发 WTO 12 个成员国联合抗议,若美国一意孤行,可能催生 “芯片北约”“药品联盟” 等排他性机制。
结语
特朗普政府的 232 调查是其 “美国优先” 战略的升级版,试图通过关税工具重塑全球产业链。然而,半导体和药品的全球化特性决定了单边政策难以奏效。若美国坚持保护主义,可能加速全球产业链 “去美国化”,最终损害自身利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突发大消息,事关半导体芯片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