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4 日,AI 概念股内部呈现出显著的分歧加剧态势。阶跃星辰、国资云等细分领域依旧保持活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然而,部分 DeepSeek 概念人气股却遭遇重挫,对短线炒作情绪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制。在经历这一轮分歧调整后,AI 方向资金的回流强度成为市场各方密切关注的焦点。
从消息面来看,国务院国资委于 2 月 19 日召开中央企业 “AI+” 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会议明确要求,着力强化中央企业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要素支撑。
其中,在编制企业 “十五五” 规划时,需将发展人工智能列为重点工作,持续壮大用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长期资本、战略资本与耐心资本,为人工智能产业在国资央企层面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就在今天,阿里巴巴的 CEO 吴泳铭宣布了一个超级重磅的消息:未来三年,阿里要拿出超过 3800 亿元,用来建设云和 AI 的硬件基础设施,这个投入比过去十年加起来都多,在中国民营企业搞云和 AI 基础设施建设里,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
这么大一笔投资,肯定会吸引更多资金关注 AI 板块,让大家对 AI 的热情再上一个台阶。
一、AI 业务成绩优异,阿里持续砸钱巩固优势
吴泳铭表示:“AI 爆发的速度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蕴含着巨大的潜力。阿里巴巴将全力以赴,加速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助推全行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根据阿里巴巴 2 月 20 日发布的 2025 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该季度阿里巴巴实现营收 2801.5 亿元,同比增长 8%;经营利润达到 412.05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83%;净利润更是高达 464.34 亿元,同比增长 333%。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当季阿里云商业化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增长率达到 13%,AI 相关产品收入更是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在当晚的分析师电话会上,吴泳铭进一步阐述了阿里巴巴的未来战略方向。面向未来,阿里巴巴将继续聚焦于三大核心业务类型,即国内外电商业务、AI + 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以及互联网平台产品。
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紧紧围绕 AI 这一战略核心,在 AI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模型平台及 AI 原生应用开发、现有业务的 AI 转型等三个关键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并强调 “未来三年在云和 AI 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
通过这一系列战略布局,阿里巴巴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 AI 领域的领先地位,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二、AI 基础设施国内现状以及大厂投资带来的好处
1、国内 AI 基础设施现状
目前,国内 AI 基础设施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
在算力方面,数据中心建设持续推进,部分头部企业已具备大规模的算力集群,能够满足自身业务及部分外部客户的基本需求。然而,整体算力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尤其在高端芯片、高效散热等关键技术环节,存在依赖进口或技术瓶颈等问题。
在网络通信方面,5G 网络的广泛覆盖为 AI 应用提供了更高速、低延迟的通信保障,但在偏远地区或一些特定场景下,网络稳定性和带宽仍有待提升。
数据资源方面,国内拥有庞大的数据量,涵盖了电商、社交、金融等多个领域,但数据的标准化、高质量标注以及安全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限制了数据价值的充分挖掘与利用。
2、大厂加大 AI 投资后对相关产业链的积极效果
当大厂们进一步加大资本开支进行 AI 投资后,有望在AI相关产业链个股方面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算力板块,在算力提升方面,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将推动企业加快数据中心的升级改造,引入更先进的芯片技术、算力架构以及散热解决方案,从而大幅提升整体算力水平。
例如,阿里巴巴的巨额投入将促使其构建更强大的 AI 算力集群,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电商、云计算等业务日益增长的 AI 计算需求,还可通过云服务的形式向中小企业开放,降低中小企业使用 AI 技术的门槛,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技术创新层面,大厂的资金注入将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汇聚,加速 AI 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创新突破。例如,在基础模型研发方面,有望推动模型的性能提升、参数规模扩大以及应用场景拓展。
以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为例,更强大的模型将能够实现更精准的语言翻译、智能客服交互以及内容创作等功能。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随着 AI 基础设施的完善,AI 技术将能够更深入地渗透到各行各业。
在医疗领域,AI 辅助诊断系统将借助更强大的算力和更精准的模型,实现对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在制造业中,AI 赋能的智能生产线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次品率,并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与优化。
三、国内厂商加大投资,AI 产业下半场看哪个方向?
1、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当前国内厂商资本开支呈加速态势,以阿里为代表,未来三年资本开支将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在 AI 产业发展进程中,技术层、模型层、应用层正同步迭代。DeepSeek 和 Kimi 均开始关注对大模型注意力机制进行改进,以提升模型的性能与效率;
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 xAI 发布新一代系列模型 Grok 3,进一步丰富了 AI 模型的技术生态;阶跃星辰开源视频生成模型和语音交互模型,推动了 AI 技术的开源共享与创新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部署深化中央企业 “AI+” 专项行动,多地政务系统接入 DeepSeek,加速了 AI 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与落地。
基于此,中信建投证券认为,这一系列发展趋势将产生两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利好有数据、有客户、有场景的软件企业,AI 产品的应用有望带动公司 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提升和项目单价上升,从而推动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二是模型私有化需求增加,将利好一体机、超融合和 B 端服务外包企业,这些企业将在满足企业个性化、定制化的 AI 模型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开源证券则认为,在以阿里为首的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增加的有力推动下,AI 应用落地有望加速,AI 商业模型有望实现闭环。
存力作为贯通上游算力设施和下游终端设备的重要部分,在 AI 数据的存储、传输与调用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望成为 AI 浪潮下半场的关键要素之一。
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以及 AI 应用对数据处理实时性要求的提高,高效的存力解决方案将成为保障 AI 系统稳定运行、提升 AI 应用性能的重要支撑。
总的来说,虽然现在 AI 股票市场有点分歧,但有政策支持、大厂投大钱,技术也在不断创新,AI 产业未来肯定能发展得又快又稳,给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带来很大动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阿里放大招!史上最大AI投资落地,AI下半场聚焦这一细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