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由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提出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策略。方案强调加强汽车、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纺织服装、食品等领域的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以促进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的消费升级。
自2024年起,消费电子市场因受到AI技术的推动、政策的激励以及消费市场的回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温和复苏的趋势。根据Canalys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了7%,销量达到12.2亿部,实现了连续两年下滑后的反弹。
在年初,商务部等五部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预示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望持续提升。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预测,在政策的推动下,今年手机国内销量预计将达到3亿台。
国开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展望2025年,在AI技术的推动下,有望开启新一轮的创新周期,激发PC和手机的换机需求,同时AI眼镜等新型终端也将迎来机遇,产业链有望实现量价齐增。中国大陆地区凭借其显著的“中国制造”优势,在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消费提振的相关政策持续发力,为行业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提供了稳定的产业支撑和政策环境。
目前,A股市场中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个股共有95只,自2月以来普遍上涨,平均涨幅达到12.2%,明显超过了大盘的表现。其中,有15只个股的累计涨幅超过了20%,福立旺、致尚科技、慧为智能三只个股的涨幅更是超过了40%。
随着消费电子各品类销量的回升,多数概念股的业绩也呈现出向好的趋势。根据统计,截至2024年度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的51只个股中,有15只个股的净利润预增,5只个股预计扭亏,7只个股预计减亏,整体报喜的比例超过了一半。净利润预增的个股中包括长盈精密、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行业龙头。
长盈精密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亿元至8.2亿元,同比增长716.78%至856.79%,在消费电子类股票中预计增幅最高。公司表示,消费类电子及新能源市场的持续复苏向好,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机构对消费电子行业保持高度关注,今年以来已有18家上市公司接待了机构调研。从接待机构调研的家数来看,华勤技术、国光电器、视源股份位居前列,分别接待了216家、109家、74家机构。
华勤技术在接待调研时表示,公司对2025年各业务板块的增长充满信心,预计整体业绩将延续增长趋势。公司指出,手机业务方面,受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的影响,短期内将有所受益,为2025年的销量提供有力支撑。穿戴设备市场增长潜力巨大,特别是TWS耳机、智能手表和手环等产品,预计将迎来可观的增量。PC及PC+组合方面,公司预计2025年该板块将实现20%以上的增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AI应用】利好消息+业绩向好,消费电子异动(附股)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