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科技竞争的激烈赛道中,AI 产业已成为各大城市激烈角逐的关键领域,成为衡量城市创新实力与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2024 年,广州在 GDP 排名上被重庆超越,这一变化无疑给广州敲响了警钟。
进入 2025 年,广州毅然将目光聚焦高科技领域,决心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战场上,重塑城市发展的辉煌篇章,而人工智能领域则成为其发力的重中之重。
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广州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早已在 “造车健城” 四大人工智能赛道上崭露头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这四条赛道 ——AI + 先进制造、AI + 车辆交通、AI + 健康医疗、AI + 城市治理,犹如四轮驱动,共同推动广州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奋勇前行。
一、AI + 先进制造:构建产业集群,引领技术创新
广州市的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态势迅猛。全市精心培育了近 30 个人工智能产业重点载体,形成了 “一核牵引,多点支撑” 的科学产业布局。在这一布局下,核心区域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等 4 个园区成功获评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彰显了广州在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这些园区汇聚了大量的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总部位于广州的佳都科技、南方电网荣获国家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称号,这不仅是对它们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高度认可,也意味着它们将在产业链中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致景科技、树根互联、探迹、黑格智能等 6 家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上榜《2024 年全球独角兽榜》,这些独角兽企业凭借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技术实力,成为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广州在大模型领域也成绩斐然,共有 14 个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云从科技的从容大模型与佳都科技的佳都之行大模型入选 2023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综合竞争力 50 强。这些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智能决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二、AI + 车辆交通:聚焦自动驾驶,引领智慧出行变革
在智慧交通领域,广州凭借其优越的产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吸引了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等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头部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它们积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验证和商业化运营,为广州的智慧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州先后获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以及首批 “双智试点” 城市,这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政策的支持下,广州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不断拓展,测试场景日益丰富,为技术的优化和完善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受广州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影响,美股文远知行在 2 月 14 日盘中涨超 130%,展现出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高度看好。小马智行作为另一家智驾领域的佼佼者,盘中涨幅也超 17%,同样表现强势。这两家企业的出色表现,不仅证明了广州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广州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三、AI + 健康医疗:推动医疗创新,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在健康医疗领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与华为合作发布的眼科大模型 ChatZOC,成为广州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典型案例。该模型能够辅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识别疾病,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
通过对海量医疗数据的分析和学习,ChatZOC 可以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建议,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它还能够促进新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研发,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广州的多家医疗机构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诊断、疾病预测、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医疗机构能够实现医疗流程的优化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四、AI + 城市治理:打造智慧样板,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在城市治理领域,人工智能为破解广州大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有力工具。广州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打造了超大城市智慧化、现代化治理的 “广州样板”。
佳都科技自主研发的佳都之行大模型、华佳 Mos 工业互联网平台、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等核心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城市交通、能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例如,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流量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优化交通信号配时,缓解交通拥堵;在能源管理方面,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环境监测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空气质量、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 “造车健城” 四大赛道取得显著优势的背后,是广州在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懈努力。目前,广州市已建成 “通智超” 综合算力体系,累计建成智算算力 5650P(其中公共算力 5235P,非公共算力 415P),超算算力 111P,通用算力超 8543P。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确保了各类人工智能模型能够高效运行,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AI +应用:微信接入 DeepSeek,助力广州 AI 高地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总部位于广州的微信也在积极投身于 AI 领域的发展。
2 月 16 日,微信开启 “AI 搜索” 灰度测试,并接入 DeepSeek-R1 满血版模型,正式开启十亿级 MAU 应用的 AI 升级。这一举措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的搜索体验,也侧面佐证了 AI 应用已基本具备模型成本可控、数据价值融合的规模化前提。
作为一款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社交应用,微信接入 AI 模型,将极大地推动 AI 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应用。
通过 AI 搜索,用户可以更加精准地获取所需信息,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同时,微信还可以利用 AI 技术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华泰证券表示,以腾讯、字节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积极布局 AI 应用,有望带动全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2025 年中国 AI 应用有望迎来产品升级与商业突围,产业机遇日益明朗。
广州作为 AI 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多元化应用,必将在这场 AI 产业的发展浪潮中占据重要地位,迎来本土相关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德讯课堂】广州向 AI 应用产业高地冲锋,底气何在?(附股)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