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最近一个月,涨价消息越发密集。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美国闪迪等主要厂商近期陆续通知客户调整报价,现货市场价格也在短时间内快速上行。资本市场对近期存储芯片行情的变化给出了直接反馈,多家厂商股价持续刷新历史最高值:
9月下旬,三星电子发出第四季度提价通知,计划将部分DRAM价格上调15%至30%,NAND闪存价格上调5%至10%。
NAND闪存控制芯片大厂群联日前恢复报价,价格涨幅约10%。
9月16日,西部数据通知客户将逐步提高所有HDD(机械硬盘)产品的价格。
9月上旬,闪迪宣布将面向所有渠道和消费者客户的NAND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
在此背景下,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AI驱动下存储行业供需失衡加剧,预计将开启持续数年的“超级周期”,到2027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有望向3000亿美元迈进,存储芯片行业或正迎来新一轮产业周期的起点。
AI技术的爆发式演进不仅是存储需求的“超级引擎”,更在深层次重构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供需新规则”,推动行业迈入前所未有的变革周期。
从市场供需逻辑来看,AI正以颠覆性力量催生结构性存储缺口。这种缺口并非简单的数量增长,而是由性能与容量双重诉求驱动的质的飞跃。供需规则的重构,迅速传导为行业层面的剧烈变革,存储价格飙升成为最直观的市场信号。
进一步来看,价格飙升的背后,是全球存储巨头的产能战略性倾斜。
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寡头摒弃了过去“规模优先”的策略,转向“利润优先”,将先进制程产能集中投向高附加值产品。DRAM领域,三星率先停止DDR4生产,SK海力士计划将DDR4产能压缩至20%,美光与SK海力士年底便停止接收LPDDR4X新订单,所有资源向DDR5与HBM倾斜;NAND市场,厂商纷纷缩减消费级产能,将产能转向企业级3D QLC产品。
总的来看,这场由AI引发的产业新变革,彻底打破了存储行业传统的“供需博弈”周期逻辑,形成了“AI需求牵引-产能高端倾斜-技术迭代加速-价格结构性上涨”的新闭环。
天风证券表示,AI存储革命已至,“以存代算”催生核心机遇,显著节省算力消耗加速AI推理,带动SSD需求增速高于传统曲线。
浙商证券认为,AI需要强大的数据存储和运算能力来支持工作,服务器端,存储器承担着重要的“数据基建”的角色,端侧领域,AI手机、AIPC等终端对于内存和闪存的带宽、响应速度和容量等关键性能均提出更高要求,行业的增量弹性已与过往纯粹体现移动端需求的周期变化完全不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存储芯片涨价潮起!AI引爆超级周期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