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持续拉升,永鼎股份、东方钽业、合锻智能、安泰科技等纷纷涨停,合锻智能10天6板,安泰科技3连板,中洲特材、爱科赛博、哈焊华通、旭光电子跟涨。
在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资本市场正以真金白银为核聚变的未来投票。
10月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聚变装置(BEST)建设取得关键突破: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安装,标志着这一大国重器的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10月10日,核聚变指数创下2009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的历史新高。自去年“9·24”行情以来,核聚变指数累计大涨116.67%,今年年内涨幅则达到了81.61%。核聚变激起资本市场热情的背后,是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能源竞赛。
多位受访的基金经理认为,可控核聚变有望成为人类能源的终极形态,市场空间高达千万亿元。鉴于当前市场上相关个股潜在的核聚变业务还相对较小,预计未来将迎来较大成长空间,投资者在投资操作中需注意相关标的竞争壁垒、价值量、重要性、合作项目等指标,聚焦核心高价值的环节。
政策端也出台了相关文件,上海今日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加速布局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
开源证券认为,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磁约束、Z箍缩、FRC等技术路线均迎来重要变化。
当前全球在运/在建的核聚变项目主要由公共资金主导,多采用磁约束技术路线;规划中的核聚变项目主要由私营资本主导,技术路线趋于多元化;全球聚变竞赛已拉开帷幕,各国聚变公司融资活动频繁,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微软等踊跃入局核聚变公司投资。
参考当前国内裂变堆每年10GW级的核准建设节奏,若核聚变电站顺利实现商业化,未来批量建设情景下年投资额或将达数千亿元。
中银证券认为,核聚变被视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其中托卡马克装置最具商业化潜力。核聚变是几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实现将质量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磁体是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超导助力商业化加速实现。
超导磁体的材料制备与绕制工艺是关键,高温超导磁体制备壁垒较高。
超导磁体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充分受益于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若核聚变完全商业化,根据Ignition Research的预计,到2050年可控核聚变行业将成为一个至少1万亿美元的市场,对应超导磁体空间超千亿美元,潜在市场规模庞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10天6板!多股涨停,BEST突破点燃千亿能源赛道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