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AI应用市场呈现规模爆发+格局分化的特征,7亿月活用户与亿级APP的出现,显示出市场从早期技术尝鲜进入大众普及阶段。
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近日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AI应用行业报告显示,我国AI应用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突破7亿大关。截至2025年9月,移动端月活跃用户量达到7.29亿,PC(个人电脑)端为2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用户大盘趋稳的背景下,深耕用户黏性已成为各家争抢的“制高点”,而AI领域大模型的突破,正成为拼抢这一制高点的利器。
用户黏性:三大动能推动增长
用户结构持续优化。截至9月,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达到11.2%,同比增加0.8%;线上消费能力在1000元-2999元区间的用户占比63%,同比增加0.9%。46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占比提升1.1%,延续了年初以来大城市、中高消费力用户稳步增长的态势。(资料来源:四川经济网,2025.11.25)
AI驱动场景渗透。生成式AI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持续推动移动互联网服务向生活、娱乐、出行等高频刚需场景渗透。
生态边界消融。淘宝、百度、阿里等头部在AI方面的投入持续加码,各互联网平台打破业务边界、争抢徘徊用户、重塑商业生态。
AI应用:移动端规模突破7亿大关
AI产业已进入快速迭代的竞争深水区,2025年9月,移动端AI应用整体用户规模突破7亿,占全网(移动端)57.4%。此外近期AI应用领域利好频出。
海外方面,谷歌分别于11月19日、20日发布Gemini3、NanoBananaPro,性能全面反超。国内方面,阿里旗下的AI助手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超越ChatGPT、Sora、DeepSeek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AI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AI应用驶入发展快车道,蚂蚁集团旗下全模态AI助手灵光上线仅4天,下载量便突破100万,并登上App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六。
这一成绩,得益于多模态技术成熟与用户需求爆发的精准契合。这款被称为“手搓应用神器”的AI助手,开创性地在移动端实现“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支持编辑、交互与分享,也是业内首个能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AI助手,可输出3D模型、音视频、图表、动画、地图等丰富形式。
灵光直击传统AI应用的核心痛点。早期大模型多以纯文本交互为主,用户需跨越较高的认知门槛;而灵光强调原生多模态交互——用户无需懂代码、不必学操作,仅用生活化语言描述需求,即可获得可直接使用的实用工具,实现了从“给信息”到“给工具”的跃迁。
灵光的出现显示出AI生产力正加速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今,AI让这些“小而美”的需求也能被高效满足。灵光产品负责人蔡伟表示,相比于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期,AI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但灵光的爆发,证明了AI不应止步于技术展示,而应下沉到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中去解决问题。随着用户习惯养成、基础设施完善与政策红利释放,AI正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商业前景与机构观点
兴业证券认为,随着模型能力的持续突破,AI应用有望迎来商业奇点,加速AI产业闭环。
渤海证券认为,近期百度、阿里巴巴、谷歌等国内外头部模型厂商陆续迭代AI大模型产品,全球大模型领域竞争持续白热化,有望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加速普及。国内国产大模型在技术迭代中持续突破,核心能力稳步提升,已成功跻身全球大模型第一梯队。同时国产大模型与国产加速计算芯片的适配性不断优化,形成算法与硬件的协同优势,为千行百业的规模化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开源证券认为,具备云基础设施、模型能力、用户流量优势的谷歌和阿里巴巴近期在模型和Agent方面的进一步发力,或打造C端AI应用生态闭环,并将更多的垂直AI应用整合进自身的流量入口,从而有望大幅加速AI应用商业化,其他同样具备优势的科技巨头(如海外微软、Meta,国内腾讯、字节)相关举措也值得注意,AI应用或迎来黄金时代。
国信证券指出,AI技术革新持续推动行业变革。月之暗面开源Kosong框架优化AI代理开发效率,这些技术突破为影视、游戏、动漫等内容生产提供新工具。游戏领域,AI应用加速落地将重构内容生产流程,影视行业供给端改善与游戏板块新品周期形成共振。
综上,AI应用从“问答”到“做事”,从“工具”到“生态”的转变,显示着AI普惠时代或正来临。当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寻常百姓家,或成为每个人都能使用的创造工具,其蕴藏的商业潜力才刚起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国产AI应用狂飙!从“技术尝鲜”到“生态普惠”突进——

财富在线
4连板、3连板!AI应用集体爆发
美国“创世纪计划”或点燃全球AI狂欢,AI应用赛道或迎来高光
【热点聚焦】爆了!全面大涨!AI应用板块狂飙
午后突发利好,AI应用继续狂飙,好戏可能还在后头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