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季报披露收官,沪市上市公司不仅实现“同比环比双增”的业绩,改革举措加速落地更成亮点。上交所数据显示,“科创板1+6”“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持续发力,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凸显,既释放市场活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也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一、科创板改革:包容升级,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科创板1+6”改革后,包容性与服务科创能力显著增强,新增受理的IPO企业中,含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为不同阶段科技企业提供适配通道。摩尔线程从受理到注册生效仅4个月,高效审核助企业抢抓机遇;科创成长层首批3家新注册企业上市,为市场注入活力。
“科创板八条”聚焦产业并购与再融资,政策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产业并购近150单,本年度新增近90单,累计交易金额近480亿元,其中46单为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证券,数量超政策前各年之和的2倍。再融资方面,11家公司申请“轻资产、高研发”条款,拟募资近290亿元,超补流比例部分全用于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壁垒。

二、并购重组新政:激活市场,助力产业优化转型
“并购六条”落地后,沪市资产重组活跃度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新增资产重组602家次,其中重大资产重组76家次,同比增长117%,交易金额超4000亿元。
案例亮点频现:湘财股份吸并大智慧、海光信息吸并中科曙光,实现资源集聚;松发股份借重组切入高端装备制造,成功转型;至正股份跨境换股收购AAMI,成新战投办法首单跨境案例。此外,华海诚科收购同行龙头、远达环保收购水电资产等案例落地,推动产业协同。

三、改革红利释放:研发加码,企业韧性凸显
前三季度,588家科创板公司(除4家红筹)研发强度中位数12.4%,科创成长层未盈利企业达44.3%,远超市场平均。AI、半导体等领域频现突破,寒武纪营收大增,国盾量子量产全球首款四通道单光子探测器,印证“硬科技”定位。
改革还优化市场生态:融资端,IPO、再融资、并购重组配合,适配企业不同阶段需求;监管端,市场化审核与包容性导向结合,引导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民营企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逐季走高,实体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值升至1.5倍,盈利质量与抗风险能力双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改革组合拳发力!科创板引领创新,并购重组激活实体经济

财富在线
并购重组锚定新质生产力:财富在线解析深圳20万亿市值蓝图的产业突围
【热点聚焦】十余股涨停!锂电池板块午后快速拉升
并购重组大爆发!科创板成”造富试验田”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