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单季净利暴增近16倍!固态电池狂飙,这些企业锁定关键技术——

10月28日,时隔10年,上证指数再次突破4000点,创2015年8月19日以来新高。市场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下,A股固态电池板块强势走高,成为一大亮点。截至发稿金银河单日大涨超12%,方大炭素、多氟多安泰科技斩获涨停,振华股份、楚江新材、天际股份等跟涨个股涨幅均超7%。

 

行情爆发背后,是龙头企业的业绩惊雷——金银河2025年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暴增1593.75%,实打实的业绩兑现为板块注入强劲资金信心。另外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固态电池领域最新进展,从材料研发到产品量产,从技术突破到产业链协同,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正在全面提速。

 

单季净利暴增近16倍!固态电池狂飙,这些企业锁定关键技术—— 1

技术突破提速材料量产迈入新阶段

 

上游材料端,当升科技已实现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和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2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其中,全固态专用高镍多元材料在电池循环和容量等性能方面已接近液态电池水平,电池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显著高于现有液态电池。

 

中游电池厂商正选择多线布局。亿纬锂能近期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正按既定规划推进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并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新一代产品。同时,公司也在半固态电池领域进行产线改造和市场布局,力争实现多技术路线并行推进。

 

国轩高科的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相关的设计定型工作。公司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为固态电池量产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加速推进。

 

格林美与厦钨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超高比能电池材料产业联合体,携手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根据协议,2026年至2028年,格林美将每年向厦钨新能源供应各类电池原料与材料15万吨,三年累计供应45万吨。双方还将围绕动力电池、低空飞行器等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另外,蔚来汽车已交付搭载150kWh半固态电池包的车型;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国内主流车企也已明确公布了各自的固态电池装车规划与时间表。

 

单季净利暴增近16倍!固态电池狂飙,这些企业锁定关键技术—— 2

命名规范化:“固液电池”终结概念炒作

 

需要了解的是,固液电池与固态电池的核心区别集中在电解质形态与性能表现上。从电解质来看,固液电池保留部分液态电解质,仅通过添加固态电解质材料提升性能;固态电池则完全采用固态电解质,彻底摒弃液态成分。性能层面,固液电池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电池提升30%-50%,充电速度有所优化,但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固液电池的1.5倍以上,充电10分钟即可满足80%电量需求,且因无液态电解质,杜绝了漏液、起火隐患,循环寿命也延长至1万次以上。(资料来源:潇湘晨报,2025年10月27日)

 

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市场把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混淆,相关主管部门正酝酿出台新文件,将“半固态电池”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半固态电池”名称此前界定模糊,易被部分企业用于概念炒作。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后,将有助明确产品标准,使下游汽车制造商和终端消费者能够准确辨识,有效遏制市场宣传乱象。

 

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机构一致看好:

 

财通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突破,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兴业证券:指出固态电池领域催化事件频发,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入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期。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随着政策支持强化、市场需求升级及关键技术突破,全球固态电池产业正迈入由实验室研发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未来3年至5年,固态电池有望率先在高端消费电子、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低空经济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从而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迎来新一轮结构性机遇。

单季净利暴增近16倍!固态电池狂飙,这些企业锁定关键技术—— 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单季净利暴增近16倍!固态电池狂飙,这些企业锁定关键技术——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