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国产机器人算法重大突破!下午机器人板块或将迎来爆发

在全球科技竞争聚焦高端制造的当下,机器人产业正成为衡量国家制造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机器人算法领域的重大突破引发行业震动——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统一理论”问世,不仅让机器人任务成功率大幅提升39.5%,更实现了中国籍学者在国际机器人领域顶级奖项上的零突破。

 

这一技术突破正与加速落地的商业化订单、密集出台的政策支持形成共振,或为下午机器人板块走强注入强劲动能。

 

一、技术突破:算法改写行业规则,核心能力实现代际跨越

 

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本质上由算法决定,我国科研团队此次提出的“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统一理论”,从底层逻辑上解决了长期制约机器人实用化的关键难题,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这一算法的核心创新在于“去传感器依赖”与“控制维度融合”。传统机器人完成精密操作时,需同时配备位置传感器与力传感器,不仅增加硬件成本(单台机器人力传感器成本通常占比15%-20%),还存在信号延迟、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

 

而新算法通过统一位置与力的控制框架,无需依赖力传感器即可实现双维度精准控制,据研发团队测试数据显示,在装配、打磨等典型工业任务中,相关任务成功率较纯位置控制策略提高约39.5%,尤其在柔性制造场景中优势更为显著。

 

技术突破的含金量已获得国际权威认可。该算法相关论文已斩获国际机器人学习大会(CoRL)杰出论文奖,这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首次由全中国籍学者团队摘得。国际机器人学习大会作为机器人领域顶会,其评审委员会由来自MIT、斯坦福等顶尖机构的专家组成,此次获奖意味着我国在机器人核心算法领域的研究已得到全球学界高度认同。更具产业价值的是,该算法已具备商业化转化条件,目前研发团队已与多家机器人企业达成技术合作意向,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

 

从行业影响来看,算法突破将加速机器人从“标准化作业”向“柔性化服务”升级。在工业领域,可推动汽车零部件精密装配、3C产品柔性打磨等高端场景的机器人替代率提升;在服务领域,能让家庭服务机器人更精准完成家务操作,医疗机器人实现更安全的微创手术辅助,这些场景的拓展将打开机器人产业的增长天花板。

 

国产机器人算法重大突破!下午机器人板块或将迎来爆发 1

二、商业化加速:订单与技术共振,产业进入放量期

 

 

算法突破的价值最终需通过商业化落地体现,而当前机器人行业的订单爆发式增长,正印证了技术进步向市场价值的转化效率,产业已从“技术验证期”迈入“规模放量期”。

 

头部企业的订单数据最具说服力。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据《中国经营报》2025年10月报道,其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得超6.3亿元订单,其中9月与某国际企业达成的2.5亿元采购合同,创下行业单笔订单纪录。无独有偶,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次采购的项目总预算为1.2405亿元(含税)。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最终中选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含税),中标人为宇树科技。

 

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商业化进程已形成明确趋势。国家统计局2025年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9.8%,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6.3%,其中配备先进控制算法的高端机器人占比已提升至35%,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25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其中算法驱动的高端机器人增速将达4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订单结构的变化更值得关注。过去机器人订单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领域,而2025年以来,智慧物流、医疗康复、商业服务等新兴场景订单占比已提升至42%。例如,原力无限的文旅服务机器人获得2.6亿元订单,慧智物联的物流分拣机器人签下近5亿元三年部署协议,这些场景对机器人的柔性操作能力要求更高,恰好与新算法的技术优势高度匹配,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适配-订单增长”的良性循环。

 

三、政策护航:全方位支持体系,为产业发展托底

 

 

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精准赋能,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具体落实,我国已构建起“技术研发+场景应用+资金支持”的全方位政策体系,为板块行情提供发展预期。

 

在国家层面,政策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将机器人算法、核心零部件等列为“十四五”期间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攻关重点,对突破关键技术的企业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研发补贴。

 

2025年8月发布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中,特别强调推动水泥、玻璃等传统制造业的机器人替代,通过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引导企业加大机器人应用力度。

 

地方层面的政策则更侧重场景落地与市场培育。广东省出台《关于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6年建成10个以上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场景,对采购本地机器人产品的企业给予15%的购置补贴;上海市将机器人算法纳入“张江科学城重点攻关项目清单”,单个算法项目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资金支持;浙江省更是推出“机器人+”行动,计划在2025-2027年期间,实现规上企业机器人密度年均增长20%以上。

 

政策的落地效果已逐步显现。在政策扶持下,我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减速器国产化率已达42%,较2023年提高18个百分点;同时,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全国已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53家,其中90%以上实现了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产业基本面持续改善,更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宝贵参考。

 

从算法突破带来的技术代差,到订单爆发印证的商业化拐点,再到政策加码构建的发展环境,机器人产业的高景气度已形成多重印证。我国科研团队斩获国际大奖的突破,不仅改写了全球机器人算法领域的竞争格局,更让本土企业在高端市场具备了话语权。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在“技术创新+政策催化+业绩兑现”的三重逻辑驱动下,机器人板块四季度或迎来估值与业绩的双重修复。

国产机器人算法重大突破!下午机器人板块或将迎来爆发 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国产机器人算法重大突破!下午机器人板块或将迎来爆发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