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模型参数呈现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正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整体系统整合。在这一趋势下,“超节点”作为一种突破传统算力限制的新型架构,正迅速成为行业焦点。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指出,从大型AI算力设施的建设方向来看,超节点已成为主导形态,并逐步成为AI基础设施的新标准。
政策层面也积极跟进。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明确提出要增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与规模化落地,合理部署算力设施,促进算力与产业结合。同时,扩大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实现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打造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合。方案还鼓励人工智能与服务型制造相结合,推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及智能体在关键场景中落地,并强化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
企业方面也在加速布局。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宣布升级“AI+”行动计划,并组建“AI+”生态联盟。该计划提出,到2028年底,中国移动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翻倍,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智算设施,探索建设十万卡规模的智算集群,实现全国产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 EFLOPS。
在超节点这一赛道上,国内科技企业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华为推出CloudMatrix384超节点,将384颗昇腾NPU与192颗鲲鹏CPU通过高速互联技术MatrixLink全面连接,形成一台超级AI服务器,单卡推理吞吐量达到2300 Tokens/s。阿里云也发布了新一代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集成自研CIPU 2.0芯片和高性能网卡,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
从全球视角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加速阶段。英伟达、OpenAI、Meta等国际科技企业纷纷公布新的AI基建计划,推动算力规模持续扩张。
华龙证券分析认为,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正从“单卡性能”转向“系统级效率”。中国正通过集群建设、开源生态和工程化交付,实现在AI基础设施上的弯道超车。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全球科技企业持续加大AI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将推动模型与智能体能力不断迭代,加速内容创作、社交、广告、电商、教育、金融等领域的AI应用商业化进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超节点崛起!AI算力投资新主线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