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三大指数震荡调整。午后,工业母机、 PEEK材料、人形机器人等机器人相关板块突然直线拉升,带动整个市场情绪回暖。
此次异动并非偶然。近期资金持续抱团AI算力、半导体等科技股,而同为科技赛道的机器人板块近日持续盘整,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在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量产预期升温、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技术突破加速产业化的三重催化下,板块迎来补涨行情。
一、核心利好解析:政策、技术、市场三重驱动
政策端:国家级方案落地,地方补贴加码
工信部等两部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到2030年形成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重点突破高端工业母机、高性能功能部件等标准。北京设立千亿级政府投资基金,上海提出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杭州将人形机器人纳入市重点科研项目。政策从顶层设计到地方执行形成合力,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与标准支撑。
技术端:硬件成本下降,AI赋能突破
硬件突破:关节执行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技术路线标准化,谐波减速器、高功率密度电机等优化后体积缩小、稳定性提升,整机成本显著下降。例如,新一代关节模组价格从千元级降至百元级,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3万元时代”。
软件升级:大模型与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融合,实现“端到端”决策能力。优必选Walker S2已具备自主换电、全自主作业能力,在工业场景中效率达人类水平的30%-40%。
市场端:量产计划明确,应用场景爆发
特斯拉Optimus:马斯克称其未来80%的企业价值将取决于该项目,计划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售价或控制在亲民水平。
国产厂商跟进:优必选2025年工业人形机器人交付预计超500台,全年产能超1000台;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推出消费级产品,价格下探至3.8万元区间,倒逼供应链优化。
场景落地:从汽车装配、3C制造到零售导购、养老陪护,人形机器人已在多个场景验证商业化可行性。
二、券商观点:关注技术卡位与供应链优势企业
开源证券:DeepSeek技术大幅降低AI训练成本,推动“大脑”开发便捷化,而“小脑”(动作控制与平衡)成为核心竞争力。看好具备零部件低价供应能力、规模化生产落地能力的企业。
中信建投:2025年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启动,2026年或迎万台级量产。看好技术卡位优势企业。
国元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板块估值修复已具备催化剂,当前估值处于低位,补涨需求强烈。聚焦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的环节(如总成、PEEK结构件、传感器)。
今日机器人板块的异动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利好(特斯拉商业化预期、政策加码、技术突破)与市场情绪修复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特斯拉Optimus项目推进、国产供应链完善及应用场景扩展,机器人正从“概念”走向“现实”,产业拐点临近。短期看,板块具备补涨动能;长期看,其作为“通用智能体”的潜力或催生万亿级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突发!直线拉升!机器人板块爆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