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自主可控的产业发展模式愈发凸显其重要性。昨日下午,深圳开展了“关于构建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新模式的提案”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国产AI产业链持续突破,自主化进程稳步推进
自主可控是指依靠自身研发设计,全面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实现信息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升级、维护的全程可控。近年来,我国自主可控产业稳步发展,中投产业研究院预计2027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47万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当前,AI国产化替代趋势日益明显。华为等国内科技企业持续在AI领域取得技术突破,通过创新架构推动端云协同发展。在算力领域,国内企业正逐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市场数据显示,部分国产AI相关企业业绩表现良好。奥比中光、天准科技等企业营收保持稳定增长。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技术不断成熟,AI产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鸿蒙生态加速落地,多领域应用成效显著
在操作系统领域,鸿蒙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以深圳龙华区为例,该地区在鸿蒙体系适配改造中表现突出。公开信息显示,龙华区已有乐聚机器人、捷顺科技等企业在机器人、智慧停车等领域完成鸿蒙化改造,顺易通、星网信通等企业则完成了原生应用开发。
全国范围内,多地正积极推进鸿蒙生态建设。武汉鸿蒙生态创新中心作为重要适配认证平台,已为多家企业提供服务。深圳更提出明确发展目标,致力于推动鸿蒙生态的规模化应用。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政策层面,《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
另外,多地设立专项基金推动鸿蒙、欧拉等生态建设,并鼓励在政府项目中优先采用国产解决方案。
机构观点:把握自主可控发展机遇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产业体系自主可控仍是重点投资方向。
光大证券、华福证券、中原证券等均看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晶圆制造、AI算力芯片等多个环节。
东莞证券:长期来看,国内半导体企业自主可控意愿较强,在国家政策与产业资金的双重呵护下,行业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持续。
综上,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场自主可控的”团体赛”,一个更具韧性和活力的创新体系正在成形。这不仅关乎供应链安全,更是抢占下一代技术制高点的关键一役。随着国产化替代的深入推进,自主可控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将成为关键驱动力,为国内科技产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自主可控再加速:1.47万亿市场或将爆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