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据IDC最新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预计将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这一趋势表明,中国正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政策红利:从“人工智能+”到千亿市场蓝图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推动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智能机器人被列为五大创新方向之一。同步释放的还有地方政策“弹药”,如苏州对具身智能企业最高2亿元支持、广东落地48个“机器人+”应用案例,进一步打通技术到场景的闭环。
IDC最新预测显示,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以近50%的份额主导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15%,稳居全球增长核心引擎。细分领域上,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已超10万台,中国厂商以84.7%的份额主导市场,擎朗智能、普渡机器人等企业领跑配送和清洁机器人赛道。四足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云深处等中国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赛事催化:全球首个机器人运动会倒计时
8月14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冰丝带”开幕,26个赛项涵盖体育竞技、艺术表演与实际应用场景,包括5V5足球、自由搏击、药品分拣等。
作为行业“试金石”,赛事已吸引超百支全球战队入驻新启用的“熊猫眼”实训基地,其赛后还将成为技术验证与科普平台。长城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正从“进厂打工”迈向“大小脑协同演进”阶段,随着厂商融资加速和订单落地,行业将进入迅猛增长期。埃夫特、埃斯顿等企业的扩产计划也预示产能释放周期开启,产业链上游的减速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拓展
2025年被认为是机器人技术快速创新的重要节点。人形机器人正处于技术快速创新阶段,行业围绕本体、小脑、大脑三大核心技术架构持续演进,其中“大脑”所依托的具身智能大模型成为关键突破方向。百度、华为等企业正积极推进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创新升级与应用落地。
在应用场景方面,机器人正在从工业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例如,商用服务机器人在餐饮、医疗、酒店等多个场景广泛应用。此外,医疗手术机器人渗透率超过15%,物流仓储机器人实现全流程无人化,农业机器人完成从单机作业到集群调度的跨越。
综上,从政策红利到赛事催化,从技术突破到资本涌入,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政策支持和资本市场的推动下,机器人板块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将是把握这一机遇的关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全球4000亿风口!这一板块爆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