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市场上脑机接口概念板块表现仍旧十分亮眼,截至发稿,麒盛科技走出三连板强势行情,荣泰健康涨停,均普智能、南京熊猫、三博脑科等相关个股也纷纷跟涨,整个板块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消息面上,第七届神经科技国际创新论坛将于5月9日-11日在上海举行。该论坛由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研究中心等机构承办,聚焦自适应脑刺激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调控融合等前沿议题,旨在推动脑疾病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据悉,论坛将展示包括癫痫闭环调控系统、抑郁症AI神经干预方案等多项突破性成果,进一步强化市场对脑机接口医疗应用的商业化预期。
一、政策与技术层面的利好消息密集释放:
近两年来,全球脑机接口技术不断进步,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在侵入式与半侵入式双路径同时取得突破性进展。
1.政策支持加码:近期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为脑机接口技术成熟后快速进入临床应用铺好了收费路径。此外,在政策支持方面,科技创新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方向,脑机接口作为前沿科技领域,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资源与支持,从而加速其研发与应用的进程。
2.国内技术突破,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研发的“北脑一号”半侵入式技术实现临床应用突破,集成了高采样率、大通量、低功耗的脑电数据采集、处理和无线传输技术。该系统通过将半侵入式植入电极置于颅骨与皮层间,能够兼顾信号质量与手术安全性。“北脑一号”也于近日成功完成第三例人体植入。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近日通过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脑设施”)预验收,助力科学家将“比头发丝更细更软”的柔性微电极植入实验动物的大脑皮层,为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华东理工大学团队最新发布的“混合现实增强脑-机接口系统”实现四足机器人高效控制,抗干扰性与便携性显著提升,拓宽工业与消费级应用场景。
3.产品端:海南大学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机接口(BCI)核心技术与系列产品,包括全球领先的脑机接口专用芯片、神经信号采集系统等。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实现全链条技术自主可控。
4.海外方面: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不断传出利好消息,两年间已宣布完成三例人体脑机接口植入手术,三名患者术后设备均运行稳定。
二、产业规模有望超1200亿元
脑机接口(BCI)技术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通信链接的创新方法,它允许大脑直接发送指令给外部设备,而无需经过传统的神经肌肉通路。这项技术在医疗、康养、教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全球科技竞逐的重要赛道。
根据PrecedenceStatistics的统计与预测,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为23.5亿美元,至2033年将提升至108.9亿美元,对应2023—2033年复合增速为17%。而国内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目前仅为10亿元左右,预计2040年将超过1200亿元,对应2024—2040年复合增速为26%。
产业链全景:脑机接口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比如脑机接口芯片、数据库、相关算法等;中游为脑机接口产品供应,包括脑机采集平台和脑机接口设备等;下游为应用,涵盖范围广泛。
三、脑机接口研究新进展
据科技日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这台机器人能像缝纫机穿针引线一样,将比头发丝还细的柔性电极精准植入动物大脑,为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余山表示,现在的植入式电极已经做到比头发丝还细还柔软,能大大降低植入创伤和排异反应,但要在豆腐般脆弱的脑组织里精准布线,人类医生根本无从下手,这时候就需要机器人“主刀医生”登场,因此高度自动化的植入机器人成为脑机接口领域的核心设备。
通过发挥在智能感知和机器人控制方面的技术强项,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CyberSense。“CyberSense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植入数量多、空间定位准、时间效率高、使用方便快捷、灵活避让血管的优势,有效提高了成功率和植入效果。”CyberSense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秦方博说,CyberSense可适配多种型号的柔性微电极,应用于啮齿类、非人灵长类等动物的大脑皮层植入。
余山指出,目前,CyberSense已成功支持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微灵脑机等研制的多种规格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服务于脑机接口和神经电生理研究。下一步,科研团队将继续开发柔性电极植入机器人系列产品,为促进国内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行业前景与机构观点
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脑机接口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广阔,涵盖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多个行业。在医疗领域,除了治疗癫痫、帕金森病等脑部疾病外,还可用于神经康复训练,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中信建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贺菊颖表示,脑机接口产业链中上游的技术进步带来下游应用端不断突破,近年来国内外在运动恢复、语言沟通、听力重建等医疗领域的研究不断出现里程碑式成果。国家和地方均推出多项政策利好行业加速发展,在技术革新和政策红利催化下,国内脑机接口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陈曦炳认为,海内外脑机接口技术目前仍在应用落地的初期,在技术不断成熟、政策大力支持以及临床试验推进的背景下,脑机接口市场规模或将加快步入快速增长阶段。
“我国脑机接口正处于产业化初期,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脑机接口产业已在市场规模、企业数量、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马云涛在分析脑机接口产业链投资机会时表示,脑机接口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比如脑机接口芯片、数据库、相关算法等;中游为脑机接口产品供应,包括脑机采集平台和脑机接口设备等;下游为应用,涵盖范围广泛。后市有望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投资机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现实!真相如何?这个板块大涨背后….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