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绩超预期:高景气赛道龙头领跑
随着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披露进入尾声,业绩超预期的公司成为市场焦点。据证券时报统计,84家被券商研报明确评为“超预期”的公司集中在电子、电力设备、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
二、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临近,产业链加速整合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测,2026年人形机器人将迈入通用化产品序列,量产门槛为10万台。行业迎来三大催化:
1、特斯拉与Figure引领量产浪潮:特斯拉计划2026年生产10万台Optimus机器人,Figure未来四年交付10万台,推动行星滚柱丝杠、减速器等核心部件需求激增。
2、国产供应链崛起:冠盛股份与天链机器人合作开发专用轴承,并布局固态电池业务,为机器人提供核心部件;宇树科技、乐聚机器人等本土企业产能加速扩张,订单排期已至1个月后。
3、场景突破:工业巡检、医疗辅助等场景率先落地,未来服务领域空间更大,预计2025年单台成本降至15万美元以下。
三、AI电商:巨头混战重构购物生态
OpenAI、谷歌、Perplexity竞逐AI电商新战场:
1、ChatGPT购物功能:基于GPT-4o的购物推荐系统覆盖时尚、美妆等品类,通过自然对话实现商品比较与购买,无广告模式冲击传统搜索广告。
2、谷歌“Researched with AI”:整合Gemini大模型优化购物决策,强化AI生成答案与商品链接的融合。
3、商业模式创新:OpenAI拟通过“记忆功能”实现个性化推荐,未来或探索手续费分成模式,颠覆传统电商流量变现逻辑。
四、算力:国产替代与全球博弈并行
据报道,英伟达正加紧开发另一款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人工智能(AI)芯片,以继续保住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英伟达受美国最严AI芯片出口限制影响,中国转向自主可控:
1、英伟达应对策略:加紧开发符合出口限制的新芯片,试图保住54.2亿美元的中国市场。
2、国产替代加速:华为昇腾、寒武纪等本土芯片厂商受益,字节跳动、腾讯等大厂采购需求转向国产算力集群。
3、固态电池赋能算力基建:冠盛股份半固态电池技术可提升数据中心储能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与算力中心建设形成协同。
五、小米AI:轻量化模型开启端侧革命
小米开源推理大模型MiMo-7B,参数仅70亿却性能卓越:
1、技术突破:在数学推理、代码生成等任务中超越部分320亿参数模型,适合手机、汽车端侧部署,实现“云端协同”。
2、生态协同:未来集成至小米汽车、智能家居,推动硬件销量与AI服务订阅收入双增长。
3、行业趋势:轻量化模型或成边缘计算主流,降低企业算力成本,赋能教育、科研、智能助手等领域。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重磅!假期利好消息!这些板块节后有望起飞?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