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北京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近日发布。
其中重点提出,北京将支持民营企业建设智算中心,对采购自主可控GPU芯片开展智能算力服务的企业,按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还将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绿色创新平台建设。
这一举措旨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智能算力服务领域,推动自主可控 GPU 芯片的应用和发展,提高我国智算产业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坚韧性,同时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
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支持对象:聚焦于从事智能算力服务(如AI训练、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民营企业
支持方式:按设备采购和研发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具体比例待实施细则公布)
技术导向:明确要求采用”自主可控”GPU芯片,需满足:1、国产化率标准(预计不低于60%);
2、通过信创产品认证;3、具备完整知识产权。
看好半导体芯片、科学仪器两大赛道自主可控投资机遇!
半导体芯片:国产替代加速,硬科技投资主赛道
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国家大基金三期注资 3440 亿元,重点支持设备、材料、先进制程等环节。
地方层面,北京、深圳等地方政策对采购自主可控 GPU 的企业按投资额比例给予补贴。
市场需求:202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 6970 亿美元,AI 芯片、存储芯片需求激增推动行业复苏。
国内算力缺口显著,英伟达 H20 芯片禁售倒逼国产替代,华为昇腾 910、寒武纪 MLU370-X8 等国产产品加速验证。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程
制造环节:传中芯国际 5nm 工艺进入客户验证阶段,良率提升至 70%。同时,有爆料称上海微电子 28nm DUV 光刻机完成交付,套刻精度达 8nm,2025 年产能预计 50 台。
设备与材料:刻蚀机、清洗设备国产化率突破 50%,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企业设备进入台积电供应链。但光刻机、离子注入机等关键设备国产化率不足 10%,EUV 技术仍需突破。
科学仪器行业空间巨大,国产替代有望加速进行
政策催化: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科研设备采购,首台套补贴最高33%,推动国产仪器渗透率提升(当前高端仪器国产化率不足10%)。
行业空间:2022年全球科学仪器市场规模747亿美元,中国超90亿美元,质谱/色谱/光谱等高端仪器年进口额超700亿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重大利好来了,事关GPU芯片自主可控!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