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AI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研究机构WellsennXR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突破1200万副,同比增长135%,其中AI功能渗透率将超60%。洛图科技则预测,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2500万副,年复合增长率达40%以上。
智能眼镜如火如荼的态势正在席卷全球,而中国尤为明显。根据国际知名数据机构IDC于近期发布的《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十大洞察报告》,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的出货量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市场的出货量预计将突破275万台,同比大增达107%。
来源:《环球》杂志
一、AI眼镜市场利好消息不断:
技术迭代加速AI大模型加速落地:
字节跳动“豆包”、阿里“通义千问”、DeepSeek等国内大模型密集迭代,推动智能眼镜在实时翻译、环境识别、健康监测等场景的实用性显著提升,为AI眼镜提供更强大的交互能力。
终端企业加速入局:
华为、小米、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加速布局。华为于4月发布智能眼镜钛空圆框光学镜,主打音频与语音交互,接入HarmonyOS智慧播报与导航场景。
小米推出MIJIA智能音频眼镜,售价1199元,并计划于下半年发布集成摄像与AR导航功能的新款眼镜。
星纪魅族的AR眼镜支付功能,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支付体验。
MetaRayBan销量超预期:Meta与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镜累计销量突破200万台,2026年产能计划提升至1000万台,显示消费级市场接受度较高。
三大运营商集体布局AI眼镜:
中国移动:2025年第一季度推出三款高端AI眼镜。全年计划推出四大系列十余款产品,涵盖拍摄显示版、拍摄版、显示版及音频版。
中国电信:自研AI智能眼镜预计5月面市。功能包括物体识别、人像识别、电话、短信编辑及跨语种翻译。目标成本控制在2000元以内。
中国联通:已与奇点临近合作推出eSIMA运动眼镜。集成全彩AR显示、语音对讲与心率监测功能。推出专属套餐,性价比高。
二、证券机构观点
智能眼镜主要分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以及AI智能眼镜三类。其中,AI眼镜是目前市场关注度较高且产品界定相对模糊的一类,以雷朋Meta为例,其主要是由音频加摄像头构成,不具备显示功能的智能设备。
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AI眼镜元年。据WellsennXR数据及预测,2025年开始,AI眼镜将在传统眼镜销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快速向传统眼镜渗透。到2035年,AI眼镜销量有望达14亿副。与此同时,IDC的数据预计,全球AI眼镜在2030年将达到20%的渗透率。
信达证券认为,AI眼镜行业已进入“供给创造需求”阶段,2025年销量有望延续翻倍增长。AI眼镜的长期市场空间有望对标智能手表(12亿用户)和智能手机(43亿用户),若合理渗透,全球潜在市场规模或达10亿台。
洛图科技则强调,轻量化AI音频眼镜与专业AR设备将形成双增长曲线,具备全栈技术能力的企业更易突围。
浙商证券认为,随着光学显示技术、AI大模型的突破,AI眼镜在交互、续航、轻量化等方面的痛点将逐步解决,行业有望迎来加速发展。
三、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千亿级市场潜力:
对标智能手表12亿用户规模,机构测算智能眼镜远期全球潜在空间可达10亿台,中国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产业链受益明确:
上游核心部件:光学模组(蓝思科技、水晶光电)、AI芯片(恒玄科技)、传感器(韦尔股份)需求旺盛;
中游整机制造:协创数据(AR眼镜代工)、长盈精密(Meta结构件供应商)订单放量;
下游应用生态:教育(AI课件交互)、医疗(远程诊断)、工业(AR巡检)成为落地重点。
目前A股市场中涉及AI眼镜业务的个股接近30只。部分企业如下:
亿道信息:致力于提供一个高全接口、多GPIO、解构CPU的开发平台,可以加速AI眼镜创新产品的孵化与落地。
佳禾智能:作为较早一批进入智能眼镜市场的企业,已经具备从设计到生产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智能眼镜是公司目前重点培育的业务之一。
麦捷科技: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目前已有部分电感产品应用于AI眼镜。
蓝思科技:与灵伴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作为其全系AI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的全链条生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多股涨停!AI眼镜迎来爆发,你该这样跟上!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