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利好不断!这一板块再度爆发!

摘要:人形机器人板块的爆发是政策、技术、商业化与资本共振的结果。随着2025年量产节点的临近,产业链核心环节(执行器、传感器、减速器)的国产替代企业或将率先受益。

 

4月29日,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再度爆发。截至发稿,天奇股份涨停,平治信息涨近20%,德马科技、中研股份、怡合达、福莱新材等多股涨超5%,相关个股纷纷跟涨,热度持续攀升!

 

这一轮行情的爆发,既得益于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也源于市场对行业商业化拐点的强烈预期。

 

消息面上,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计,人形机器人在2026年将正式进入通用化产品序列,这一预测基于人形机器人在2026年达到10万台的生产或销售门槛,彼时,人形机器人将不再局限于特定领域,而是能够作为通用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场景。

 

一、政策红利密集释放,国家战略定调产业方向

 

1、国家级战略加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纳入国家战略部署,标志着从顶层设计上推动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2、地方政策配套落地: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相继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深圳提出通过技术突破、产业生态构建和场景应用三大路径,打造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广东计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AI与量子科技研发。

 

3、行业标准加速完善: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关键技术突破、整机国际领先的目标,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清晰路径。

 

利好不断!这一板块再度爆发! 1

二、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国产替代加速

 

1、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突破:

 

(1)执行器:行星滚柱丝杠、无框力矩电机等关键部件国产化率提升。

 

(2)传感器:六维力矩传感器国产化率不足10%,但柯力传感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的产品已通过特斯拉验证,订单有望翻倍。

 

2、AI大模型赋能泛化能力:

 

英伟达推出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Jetson Thor计算机,提升算法效率;国内虹软科技为多家厂商提供动态环境感知方案,AI业务毛利率达72%。

 

大模型技术(如GPT)的接入显著提升机器人自主决策能力,推动从单一任务向通用智能跃迁。

 

三、商业化进程超预期,量产元年开启

 

1、海外巨头引领量产潮:

 

特斯拉Optimus规划2025年量产1万台,2026年扩至10万台,目标2027年冲击百万台产能,BOM成本降至7-8万美元。

 

Figure AI、1X等海外企业2025年产能目标均超千台,带动全球供应链需求。

 

2、国内厂商迎头赶上:

 

宇树科技、优必选等企业预计2025年实现百台至千台级销量;乐聚机器人产线已启动,年产能200台。

 

应用场景从工业制造(如汽车装配、物流分拣)向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等民生领域延伸,市场空间持续拓宽。

 

利好不断!这一板块再度爆发! 2

 

四、券商集体看好人形机器人板块未来发展!

 

1、东吴证券、高盛等机构预测,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或达1520亿美元,中国占比超30%。

 

2、中信建投指出,核心零部件(执行器、传感器)国产替代企业将优先受益,相关标的未来3年业绩复合增速或超50%。

 

人形机器人板块的爆发是政策、技术、商业化与资本共振的结果。随着2025年量产节点的临近,产业链核心环节(执行器、传感器、减速器)的国产替代企业或将率先受益。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利好不断!这一板块再度爆发! 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利好不断!这一板块再度爆发!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