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瞩目!华为5G突传利好传闻
德国《经济周刊》等媒体最近称,德国新政府联盟协议删除针对华为的“可信国家”限制条款,转而采用“可信技术标准”。
虽然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权威证实,不过,资本市场方面却“信以为真”,与5G、6G、通信设备等相关的通信板块4月18日走出大面积涨停行情。
德国此前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通信设备供应商需来自“可信国家”,实质将华为、中兴排除在5G核心网建设之外。
新版协议删除这一表述,强调以技术标准而非国别作为准入依据,如果这一政策转向属实,对国内通信产业链毫无疑问构成显著利好。
德国此次政策转向的可能驱动因素
经济成本与技术优势的权衡:德国电信运营商估算,移除现有华为设备需耗资30亿欧元以上,且将导致5G建设延迟至少五年。
同时,中国5G技术优势不可替代,华为设备在性价比和技术成熟度上显著优于诺基亚、爱立信,德国5G接入网中约60%的硬件依赖华为。政策转向“可信技术标准”而非国别限制,既降低经济成本,也确保技术竞争力。
美国施压与影响力衰退:从“安全威胁”到公信力崩塌
美国单边施压与贸易摩擦的负面效应
美国自2019年起持续施压欧洲盟友禁用华为,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德国等国家排除中国5G设备。
然而,特朗普今年对欧盟加征20%关税,并恐吓要退出对欧洲的安全保障承诺,导致美欧关系裂痕加深。
德国等国家逐渐意识到,美国的安全诉求与其经济霸凌行为存在矛盾,削弱了其施压的正当性。
监听丑闻与“可信国家”概念的瓦解
美国长期以“可信国家”标准要求盟友排除华为,但2013年斯诺登事件曝光美国监听默克尔手机长达十年,2025年欧盟官员赴美时被要求使用一次性手机以防美国窃听。
这些事件彻底暴露了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双重标准,使“可信国家”概念沦为政治工具。欧盟官员直言:“真正需要防范的是美国,而非中国。”
此次事件可能影响:
通信设备出口复苏:华为5G基站、光传输设备等对欧出口或迎拐点,上游射频器件、通讯模组等供应商订单预期升温;
中国6G标准话语权扩大:德国政策转向释放对华为技术实力的认可,其在欧洲6G研发联盟中的参与度或提升,卫星通信、太赫兹技术等前沿领域合作空间打开。
展望后市,国盛证券表示,关税落地后相关风险有望释放,光模块、PCB等通信设备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东莞证券认为,2025年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看好“技术商用+政策催化+业绩确定性”三大主线下的企业机遇。
此外,官媒证券时报网援引券商机构观点提到,短期看,欧洲政策松动将直接提振华为通信设备及上游零部件的需求预期;中长期看,技术标准认可度的提升将加速华为全产业链(5G、半导体、智能汽车、云计算)的全球化拓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全球瞩目!华为5G突传利好传闻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