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并购重组正从“可选工具”升级为“核心引擎”。上交所数据显示,“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组合拳落地后,2025年前三季度沪市新增资产重组达602家次,其中重大资产重组76家次,同比暴涨117%,交易金额超4000亿元;科创板更以近150单产业并购的亮眼表现,凸显“试验田”的示范效应。
一、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并购重组迎来“制度松绑”
并购重组的活跃并非偶然,而是“顶层引导+规则优化+流程提速”三维政策体系持续发力的结果,为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
顶层政策明确“鼓励整合”的核心导向。去年以来,新“国九条”提出“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密集出台,形成覆盖科创企业、产业整合的政策矩阵。证监会2025年5月落地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更是直击市场痛点——建立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将注册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大幅减轻科创企业并购的资金压力。中金公司在2025年5月研报中指出,这一系列政策标志着并购重组进入“市场化、常态化”新阶段。
规则优化提升市场参与积极性。本次修订创新性引入多项包容机制:一是提高对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的监管包容度,适配早期科创企业研发投入大、盈利不稳定的特点;二是对私募基金实施“反向挂钩”机制,投资满48个月的锁定期可缩短至6个月,畅通“募投管退”循环;三是新设简易审核程序,符合条件的交易无需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5个工作日内即可出结果(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
这些调整让并购重组从“流程繁琐”转向“高效便捷”,2025年前三季度沪市重组审核周期平均缩短至35天,较2024年提速40%。
政策协同形成“组合拳”效应。上交所“并购六条”与“科创板1+6”改革形成互补:前者聚焦全市场重组效率提升,后者侧重科创企业融资与整合需求。例如“科创板八条”明确支持科创企业通过并购强化技术壁垒,11家公司已适用“轻资产、高研发”再融资条款,拟募资近290亿元全部投向研发。这种“全面支持+精准滴灌”的政策逻辑,推动并购重组从“救困型”转向“成长型”。

二、并购重组活跃,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凸显
作为改革前沿阵地,科创板以制度创新打破壁垒,在并购重组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成为市场活跃的核心引擎。
包容性制度适配科创企业特性。“科创板1+6”改革后,市场包容性显著增强,新增受理的18家IPO企业中,4家为未盈利企业,2家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这种包容延伸至并购领域: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实施产业并购,且对标的资产的盈利要求更具弹性。例如摩尔线程从IPO受理到注册生效仅用4个月,高效的资本运作节奏为其后续并购技术团队奠定基础(数据来源:上交所官网)。
产业并购成为技术突破的“加速器”。“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产业并购近150单,本年度新增近90单,累计交易额近480亿元,其中46单为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证券,交易数量超政策前各年总和的2倍(数据来源:上交所官网)。这些并购多聚焦“硬科技”领域:寒武纪通过并购AI芯片设计团队实现营收增长24倍,国盾量子收购关联技术公司后,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成功量产。博通咨询分析师指出,“科创板并购已形成‘技术互补—研发提速—业绩放量’的良性循环”。
再融资与并购形成协同效应。科创板创新性将再融资与并购需求挂钩,11家公司通过“轻资产、高研发”条款募资近290亿元,超补流比例部分全部用于研发,为并购后的技术整合提供资金支撑。同时,科创成长层首批3家企业上市后,快速启动产业链并购,体现“上市即整合”的新特征(数据来源:上交所官网)。
这种“融资+并购”的双轮驱动,让科创板企业研发强度持续领跑——前三季度588家公司研发强度中位数达12.4%,未盈利企业更是高达44.3%。
三、并购重组重塑企业价值与市场生态
政策与科创板的双重发力,不仅激活了交易活跃度,更在产业整合、企业转型、生态优化等层面产生深远影响,为板块价值提供支撑。
产业整合加速“强者愈强”格局形成。沪市已涌现多起标杆性整合案例:海光信息吸并中科曙光,通过资源集聚强化服务器芯片领域竞争力;华海诚科收购同行业龙头衡所华威,补齐先进封装材料技术短板。这些并购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2025年前三季度沪市科技类公司并购交易额占比达62%,较2024年提升18个百分点。中金公司预测,未来3年科技行业集中度将提升15-20个百分点,并购是核心驱动力。
跨界转型打开企业成长新空间。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并购成为切入新兴赛道的捷径:松发股份通过资产重组切入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成功实现业务转型;至正股份跨境换股收购AAMI,成为新战投管理办法下首单跨境案例,拓展海外市场路径。这种转型成效已逐步显现,前三季度沪市实施跨界并购的企业中,67%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平均增幅达32.1%。
市场生态呈现“良性循环”特征。改革红利下,民营企业与实体企业成为最大受益者: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净利润增速逐季走高,三季度达17.2%;实体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值升至1.5倍,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同时,并购重组与IPO、再融资形成协同,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适配服务——初创期靠IPO募资,成长期靠并购整合,成熟期靠再融资扩产,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链条更加完整。
总体而言,并购重组或已进入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共振的黄金期,科创板“试验田”的成功实践更让板块逻辑从“概念炒作”转向“价值成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并购重组大爆发!科创板成”造富试验田”

财富在线
并购重组锚定新质生产力:财富在线解析深圳20万亿市值蓝图的产业突围
【热点聚焦】十余股涨停!锂电池板块午后快速拉升
改革组合拳发力!科创板引领创新,并购重组激活实体经济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