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支持:明确应用方向,夯实发展基础
地方层面近期密集出台政策,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加快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培育住建领域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将机器人应用作为住建领域智能化升级的核心抓手。
其中提出,加快推广智能化施工装备。在房屋、市政、公路、机场、港口、水库等项目建设以及地灾防治、市政设施养护等领域推广建筑机器人。加快建筑机器人在“危繁脏重”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形成“单机自动化、多机协同化”作业模式。有序推动智能施工电梯、远程塔吊、造楼机、架桥机、盾构机等装备应用。推动实施“工程智管”,探索构建无人机巡检、“机器人集群+数字孪生指挥平台”智慧施工体系。

二、技术突破:校企协同攻关,补全产业短板
企业与科研力量联动发力,推动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核心技术与转化能力提升。
在技术转化层面,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携手打造的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已正式投用。该中心聚焦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产能落地”的关键衔接环节,通过技术二次开发和场景适配赋能,构建闭环生态,有效解决了技术成果向生产线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为宁波乃至全国的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在核心部件研发层面,南山智尚公布最新技术布局,计划联合长盛轴承、忆海原识共同研发机器人灵巧手核心传动部件——高强度、高寿命腱绳。这种腱绳依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拉伸回弹特性,可精准传递电机动力至手指关节,实现灵巧抓取,该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提升国产机器人的操作灵活性,补全产业链关键短板。
此外,企业新品迭代加速,10月20日宇树科技通过微信视频号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展现出领先的技术积累,且官方明确后续将持续推进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彰显国内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力。

三、场景落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应用场景扩容
政策引导与技术突破形成合力,推动机器人场景落地从“单点试点”迈向“规模化应用”。
在住建领域,重庆政策已明确具体应用场景,部分建筑企业已开始试点建筑机器人参与墙体砌筑、混凝土浇筑等作业,通过“单台作业+多机协同”模式,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升了施工精度和安全性,为后续大规模推广积累了实践经验。
在制造业领域,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启动首批技术转化项目,将人形机器人技术适配至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子元件检测等生产线。通过“技术研发—场景测试—产能优化”的流程,让机器人快速适配工业场景需求,目前已有3家制造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即将开展批量应用试点。
四、机构观点:产业进入良性循环,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国泰海通指出,宇树科技微信视频号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该款机器人高180cm,重70kg。宇树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显著,技术与产品持续迭代,建议以宇树机器人产业链或生态链投资机会为重点。
民生证券认为,重庆的政策明确了中短期机器人应用的核心场景,南山智尚等企业对核心部件的研发则夯实了长期发展基础。预计未来建筑机器人将率先实现规模化盈利,人形机器人则在技术迭代中逐步打开工业、服务等多元场景,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场景适配能力的企业,将长期享受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红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机器人赛道多点开花,下午这一板块或迎爆发!

财富在线
盘前突发!注意了,中央定调A股!
主力资金!尾盘疯抢12股,5大行业扎堆
【热点异动】新高,芯片重大利好,固态电池又爆了
强势2连板!政策密集巨头押注,固态电池量产竞速开启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