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模型爆发、软件硬件协同发展、政策支持加码的多重利好下,我国 AI 算力及芯片产业正迎来关键发展期。
一、政策双轮驱动:国家规划定方向,企业落地强支撑
1.“人工智能 +” 行动划定发展目标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明确两大时间节点目标:
2027 年实现 AI 与 6 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 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2030 年 AI 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应用普及率超 90%,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极,为 AI 算力及芯片产业提供清晰政策导向。
2.华为昇腾锚定算力核心,发布三年芯片规划
9 月 18 日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 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强调 “算力是中国 AI 的关键”,并公布昇腾芯片三年规划:
2026 年一季度推出昇腾 950PR、四季度推出 950DT,2027 年后续推出 960、970 芯片,从底层硬件端为国产 AI 算力突破提供技术支撑,加速国产芯片替代进程。
二、需求全面爆发:多场景打开算力芯片市场空间
1.消费端
智能终端全面 AI 化,催生推理算力需求从手机、平板、智能眼镜等随身产品,到家用电器、无人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大型智能终端,未来均将具备语言交互能力,成为 “超级个人助手”。AI 推理芯片需从端(设备端)、边(边缘端)、云(云端)多层次赋能,覆盖消费场景全链条,需求场景持续扩容。
2.基建端
算力网络成新基建,构建全层级算力体系基于 AI 推理芯片的算力网络,正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基础设施,将覆盖 “国家级大型算力中心 — 城市级超低时延算力中心 — 产业园区边缘 AI 算力中心 — 家庭计算主机” 全层级。
三、机构观点:产业链红利分层释放,上游设备先行受益
1.上游设备
中金公司指出:AI 算力产业链红利呈 “设备先行” 特征,2025 年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破 6000 亿元,液冷服务器占比从 2024 年 25% 跃升至 40%;液冷设备单机柜价格较风冷高 3-5 倍,毛利率达 45% 以上,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设备厂商及液冷供应商率先受益。
2.下游服务
IDC 数据显示,2025 年国内 AI 算力服务市场规模将达 1200 亿元,同比增长 80%,专业算力租赁服务商份额从 10% 升至 22%。随着 “东数西算” 推进,2026 年算力调度平台匹配效率将达 85% 以上,进一步提升算力利用效率。
内容仅供参考,不具备投资建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国家出手,华为接力!AI 算力上游 3 大设备先迎机遇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