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重大利好!设备爆单、量产提速,固态电池或将爆发

近日,工信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有市场消息称,工信部计划于2025年9月对2024年启动的60亿元固态电池重大研发专项进行中期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将获得后续拨款,并可能启动第二轮补贴申报窗口。

 

目前,多家电池厂宣布已建成或即将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明确量产计划,产业链需求预期升温。与此同时,材料端的研发成果不断落地,设备端更是收获订单不断。

 

设备端有望先获红利

 

作为锂电行业的“卖铲人”,设备厂商处于产业链上游,已率先感受到固态电池带来的红利。

 

今年6月,先导智能宣布向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企业交付了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包括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此前,公司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设备环节,并交付全球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相关产品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已陆续获得重复订单,后续有望持续放量。

 

同月,赢合科技官宣,向国内某头部电池企业发货的固态湿法涂布设备、固态辊压设备及固态电解质转印设备顺利到达客户现场。据悉,前述设备用于客户国内工厂中试线建设,标志着双方在固态电池制造工艺与装备协同创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设备端经过前期的持续磨底,当前业绩已有企稳迹象,后续伴随着固态电池相关设备交付,有望率先释放业务增量,亦可作为观察产业链景气度的窗口。

 

材料端多路线布局

 

在材料端,由于目前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尚未明确,主流厂商选择“多条腿走路”,目前多处于送样或小批量供货阶段,其中硫化物路线布局者众多。

 

电解质作为固态电池的关键材料,是产业链布局的核心领域。比如,天赐材料主要布局硫化物及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路线,其中硫化物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目前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尚未形成产业化和销售收入。容百科技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正在加速推进中,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竣工,2026年初放量投产。

 

正极材料方面,容百科技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均已实现吨级出货,客户端测评可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同时已针对全固态电池开发高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材料,已有百公斤级出货,并拿到批量订单。厦钨新能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同时在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领域与下游客户在技术研发上保持密切交流合作。

 

负极材料方面,杉杉股份已开发针对固态电池用的石墨产品和硅碳产品,并已在客户处进行多轮测试。贝特瑞开发了行业内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的锂碳复合负极材料,具备低体积膨胀、长循环寿命等特点,已获客户技术认可。

 

电池端产业化进程加速

 

电池厂作为牵动固态电池产业链的“牛鼻子”,今年以来释放的产业化进展同样令人振奋。

 

9月2日,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无独有偶,国轩高科也在今年5月宣布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中试线已全线贯通,设计产能达0.2GWh,良品率高达90%。与此同时,公司已启动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需要关注的是,虽然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的消息不断,但行业整体尚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在材料、工艺、降本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距离规模化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从产业终局视角看,固态电池未来将持续对传统锂电进行替代,从中短期来看,能量密度要求高、成本敏感性低的消费电子领域有望率先完成渗透。

 

中信建投指出,当前锂电设备行业临近固态电池专项审查与中试线招标的关键节点,政策驱动或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推进,不仅正极材料企业受益,整个产业链包括电池制造、关键材料、生产设备等环节都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机遇,板块内技术领先的企业或将持续获得市场关注。

重大利好!设备爆单、量产提速,固态电池或将爆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重大利好!设备爆单、量产提速,固态电池或将爆发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