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大力扶持AI落地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于7月30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市委部署,实施“AI+制造”行动,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优化提升上海航空口岸物流通关效率;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并指出,必须把握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战略机遇,以AI驱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助力“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跃升。要推动创新赋能,把握轻量化技术新趋势,着力开发面向垂类领域的工业级智能体,实现“小切口”精准赋能。要分类施策,制定差异化“AI+”实施路径,“一业一策”分类推进,传统制造业要推动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新兴制造业重点布局智能终端等原生赛道。要优化生态,培育壮大智能化方案服务商,用好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构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协同”闭环,并筑牢工业互联网安全屏障。
7月30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平台企业举行“平台+产业”人工智能对接活动,共同启动“AI产业加速器计划”,80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杭州,共同见证AI赋能实体经济。
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AI赋能”确立为“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的核心引擎,充分发挥平台企业在AI技术、大数据和市场应用等方面的集成优势,联合平台企业推出“AI产业加速器计划”,为中小企业铺设通往智能化未来的快车道。
二、AI场景落地现实
近日,阿里巴巴更新了开源千问3推理模型,在通用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上实现显著提升。千问3推理模型支持256K上下文长度,在知识、编程、数学、人类偏好对齐、创意写作、多语言能力等核心能力上,可比肩Gemini-2.5 pro、o4-mini等闭源模型,并创下全球开源模型的最佳性能表现。
此外,上海人工智能基础大模型代表公司阶跃星辰发布了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3。阶跃星辰创始人、CEO姜大昕在发布会上介绍,Step3主打多模态推理能力,通过系统和架构创新,推理效率创行业新高。Step3大模型计划在7月31日向全球开源。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赛可智能、小马智行等企业的Robotaxi正式开启收费载客,价格与传统出租车持平。乘客通过App叫车,车辆可自主完成变道、泊车,安全员仅作应急备用。这标志着自动驾驶从测试走向商业化,浦东、张江等区域已实现常态化服务,覆盖早高峰通勤、夜间出行等高频场景。
中远海运在WAIC 2025展出的垂类大模型“Hi-Dolphin”,接入全球港口、航线数据。船长只需语音输入“查深圳港到鹿特丹的集装箱船期”,系统秒级生成最优路线,同步提示天气、运价波动。更智能的是,它能预测港口拥堵,自动调整装卸顺序,某航线实际测试中,货轮等待时间缩短超40%。
三、券商观点
华泰证券研报称,基于WAIC 2025实地调研,对AI大模型产业链形成四个判断:1)行业进入Token增长驱动的新阶段,AI Agent在垂直场景应用显著丰富,涵盖办公、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关注应用落地机会;2)服务器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各厂商重点推广基于大模型的后训练和推理算力服务,技术迭代带来重估机会不变;3)生成式AI发展呈现2B领先2C、应用领先终端的特征,B端商业化进展明显快于C端消费级产品;4)DeepSeek发布后,中美AI产业链从平行发展转向竞合状态,国内外厂商形成良性竞争推动行业进步。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阿里Qwen模型三连开源,阶跃星辰新一代多模态推理基础模型Step3大幅提升推理效率,国产模型能力持续向上。海外AI Coding赛道火热,GitHub Copilot 2024年12月约实现4亿ARR,Cursor已突破5亿ARR,Windsurf亦在2025年4月突破1亿ARR。国内字节TRAE、阿里通义灵码AI IDE、腾讯CodeBuddy IDE等大厂产品入局AI IDE赛道,有望带动国内模型API调用提升。字节7月26日开源Coze,国内AI应用场景有望加速。
广发证券研报称,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背后是国产算力(科创芯片等)、AI应用等前期滞涨方向有望在行业轮动中重新获得资金青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重大利好!这一赛道或将爆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