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8日,中国材料大会2025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这场新材料领域的国家级学术盛会吸引了近3万名科技工作者、行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大会聚焦120个“卡脖子”领域和“前沿必争”领域,致力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材料产业的升级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在财经领域也释放出积极信号。
作为我国新材料领域学术水平最高、涉及领域最广的学术大会之一,中国材料大会2025全方位推进国家战略布局。会议期间,共设立了103个分会论坛,涵盖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设计制备与评价等5大类核心主题。同时,还开设了青年论坛、特色新材料论坛等特色活动,为产学研各界搭建了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重点展示了200余项最新科研成果,覆盖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用、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通过“科创中国”技术推介、“颠覆性技术发布会”等活动,加速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进程。同期举办的国际新材料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吸引了华为、宁德时代、巴斯夫等领军企业发布技术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落地,有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图片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在绿色能源材料领域,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大会针对新能源材料的研讨成果,将助力我国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推动能源结构转型。这不仅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还将带动新能源材料生产企业的发展,吸引更多资本流入该领域,促进相关企业的融资与扩张,形成新的投资热点。
山西证券指出,材料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长周期来看,将面临能源转型、AI智能化及合成生物学渗透、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等变革。中国材料大会2025所聚焦的“卡脖子”和“前沿必争”领域突破,有望推动新材料朝着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迈进。在投资方向上,建议关注供给格局改善的板块,如维生素及风电产业链材料。
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同时,后续仍需重视“泛科技”新质生产力及产业升级驱动下的新兴市场机会,如合成生物学、半导体材料、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等领域,这些领域的材料创新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相关企业或具有较大的成长潜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破局!200项新成果,这一赛道有望迎来新估值!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