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9 日,三大指数持续走强,沪指时隔 8 个月重回3500点,市场情绪显著回暖。板块方面,人形机器人板块强势走高,截至发稿,恒工精密20cm涨停,大丰实业、宁波华翔、长华集团等多股10cm涨停,格力博涨超10%,相关个股纷纷跟涨!
板块活跃度背后是两则标志性事件:
智元机器人拟控股上纬新材:7月8日晚公告显示,稚晖君团队所在的智元机器人计划收购至少63.62%股份,交易完成后将成为科创板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上市公司。
技术开源突破: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7月7日发布开源运动控制框架Tien Kung-Lab,将机器人马拉松冠军算法开放给全行业。
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式进入资本化与规模化协同推进的新阶段。
一、智元收购:具身智能企业的资本化破冰
智元机器人此次收购上纬新材,堪称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里程碑事件:
“天才少年”带队进场: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华为前高管邓泰华,核心团队包含科技网红“稚晖君”(彭志辉),其技术背景与市场号召力为智元注入双重竞争力。
并购路径创新:在IPO审核趋严背景下,借壳上市成为机器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高效路径。若交易成功,智元将跳过漫长排队直接获得科创板融资平台。
行业融资热潮缩影:仅6月以来,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并计划IPO,极智嘉通过港交所聆讯,斯坦德、仙工智能等十余家产业链公司集中递交招股书。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达到1080亿美元,较2024年实现翻倍。
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机器人赛道。
二、量产前夜的产业冲刺:技术、政策与产能共振
1、技术开源加速产业化进程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的Tien Kung-Lab框架,填补了高性能运动控制算法的空白。这种技术共享模式将显著降低行业研发门槛。硬件领域同步突破:兆威机电7月5日发布新一代仿生灵巧手ZWHAND,其核心组件寿命超1万小时,并针对工业与服务场景推出差异化产品矩阵。
2、地方政策与资本强力助推
百亿基金入场:湖北省设立规模100亿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为国内迄今最大专项基金。
制造基地密集落地:优必选7月6日宣布在自贡投资2.5亿元建设组装测试基地,这是其继2024年双总部项目后的再度加码。项目将配备多模态传感器、遥操作设备等关键技术平台。
上海、浙江等地同步出台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重点场景扶持政策。
3、特斯拉调整不改产业趋势
尽管特斯拉暂停Optimus零部件采购引发短期波动(拓普、双林等回调超25%),但其技术调整更似量产前优化:
转向轻量化与灵巧手升级,与兆威机电新品方向一致。
中金预计下半年新方案落地及华为/小米新品发布将重燃市场热情。
三、量产元年: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的临界点
多家券商共识:2025年即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工厂训练开启:民生证券预测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今年进入工厂场景训练,破解具身智能数据瓶颈。
成本快速下探:汇丰测算机器人单价将从2025年5.8万美元降至2032年2万美元,年均降幅11%。规模效应驱动下,2034年全球市场有望达730亿美元。
场景落地节奏:
短期(3年):特种场景优先(如优必选自贡基地的遥操作应用)。
中期(3-5年):制造业场景放量,轮式/双足形态并行。
远期(5年+):家庭服务场景普及。
中金建议关注三大催化时点:7月23日特斯拉Q2业绩会、下半年Optimus新方案落地、华为/小米新品发布。对投资者而言,在波动中布局技术卡位准、量产进度快的核心供应链企业,方能把握这场十年一遇的产业变革红利。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技术追赶到市场引领的关键跃迁。当稚晖君们的算法、湖北的百亿基金、优必选的制造基地与资本市场的并购案交织在一起,一个属于人形机器人的“中国制造”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重回3500点!这一板块强势爆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