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释放出重大利好消息,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于5月20日起施行,国家发改委将围绕破壁垒、拓空间、优服务推动落实,尤其在拓空间层面,积极支持民营企业投身“两重”建设与“两新”工作。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在核电、铁路等领域成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令人瞩目的是,部分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达20%,而在工业设备更新、回收循环利用领域,民营企业资金占比更是超过80%。郑备还透露,今年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并且正在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
这一系列举措对股市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首先,在市场信心层面,《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以及发改委推进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行动,明确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增强了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这将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流入市场,活跃股市交易氛围。以核电领域为例,此前徐圩核电站引入民间资本,民资入股比例达10%,此次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提升至20%,显示出核电产业对民资吸引力增强,相关核电产业链上涉及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有望因投资预期增加而获得市场关注。
从行业板块来看,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将迎来大量投资,这些领域中涉及的民营企业有望获得更多项目订单,营收和利润增长预期增强,或在未来进而推动相关板块价值回归。比如在工业设备更新领域,民营企业资金占比高,那些专注于工业设备制造、更新改造的民营上市公司,随着后续项目推进,订单增加,业绩有望提升,引起价投专业投资者关注。同时,这短期或许也会促使市场资金向这些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倾斜,形成板块轮动效应。
再看创新与成长角度,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在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会发挥更积极作用。随着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相关科技型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可能增加,创新能力提升,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有望进一步提高,刺激科技创新板块整体上扬。
海通证券表示,从长期来看,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力将得到释放,这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优质的上市资源,丰富投资标的,优化市场结构,提升市场整体吸引力,长期利好股市发展。
总体而言,国家发改委的举措从多维度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在政策推动下,股市有望在相关板块和民营企业的带动下,迎来更多投资机遇与发展动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突发,影响太大了!盘前,做好准备!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