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行业陷入“价格战”漩涡的背景下,黄酒板块上周异军突起,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会稽山4月1日宣布对部分重点产品提价1%-9%,这是该公司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大规模调价,直接推动其股价单日涨停,上周涨幅达15.42%,位列酿酒行业涨幅前三。古越龙山、金枫酒业紧随其后,上周涨幅分别达4.01%和5.31%,黄酒板块整体表现远超白酒和啤酒细分领域。
会稽山此次提价涉及纯正系列、三年陈系列、坛装系列等核心产品,其中三年陈系列提价幅度最高达9%。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提价旨在应对人工和运营成本上涨,并推动黄酒品类价值回归。数据显示,黄酒的主要原料糯米价格约为高粱的十倍,但市场售价却远低于白酒,导致行业长期处于“低价低利”困境。会稽山证券部工作人员透露,此次调价产品占公司营收比重超60%,若终端价格顺利传导,预计将显著改善毛利率。
一、成本倒逼与价值重估双轮驱动
1.成本端压力凸显
黄酒行业近年来面临原材料、人工等运营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以会稽山为例,其2024年中高档酒毛利率为61.57%,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但普通酒毛利率仅为18.58%,同比下滑2.75个百分点。古越龙山也在财报中披露,2024年酒类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其中普通酒成本上涨是主因。此次提价被视为行业应对成本压力的集体行动,会稽山与古越龙山的跟进提价形成“示范效应”,有望重塑黄酒价格体系。
2.价值回归逻辑强化
黄酒作为中国独有的“国粹”酒种,长期面临消费场景局限和品牌认知度不足的问题。东北证券指出,黄酒当前主力价格带(20元)仅相当于白酒的80-100元价格带,产品升级空间充足。会稽山通过推出高端产品“兰亭14”和年轻化产品“一日一熏”,成功将中高档酒收入占比提升至67%,毛利率提升5.14个百分点。光大证券调研显示,黄酒企业正借鉴白酒营销模式,通过品鉴馆、圈层传播等方式提升品牌溢价。
二、提价打开成长空间,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1.短期业绩弹性可期
中金公司测算,若会稽山提价产品销量保持稳定,预计2025年净利润将增厚约1.2亿元,对应PE(市盈率)降至25倍,处于历史低位。华创证券指出,古越龙山此次提价涉及彩包花雕、清醇三年等主力产品,提价幅度达2%-12%,若顺利传导,二季度毛利率有望回升2-3个百分点。
2.长期格局重塑
东北证券认为,黄酒行业可类比2012年后的白酒行业,头部企业通过提价和产品结构升级加速中小厂商出清。当前黄酒行业CR3(前三企业市占率)不足40%,远低于白酒的58%,提价将倒逼行业集中度提升。光大证券建议关注会稽山和古越龙山的“双品牌”战略,前者聚焦“兰亭”高端化,后者通过“青玉国酿”拓展全国市场。
三、市场展望:文化赋能与政策红利共振
1.文化复兴与年轻化趋势
会稽山通过直播带货和“黄酒+”跨界合作(如“醉小笼”“黄酒月饼”)吸引年轻消费者,2024年电商业务增长超30%。古越龙山则计划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品鉴馆,借助“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市场。
2.政策支持加码
绍兴市政府近期出台《黄酒产业发展振兴若干政策》,对黄酒企业的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并设立“黄酒周”强化文化IP。山西忻州等地也在推动黄酒产业立法,从种质保护、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供支持。
上周黄酒板块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成本倒逼、价值重估与政策红利共振的结果。会稽山的提价行为不仅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更点燃了资本市场对黄酒行业“高端化+全国化”的想象空间。尽管短期面临销量波动和区域局限等挑战,但券商普遍认为,黄酒行业正站在“价值回归”的转折点,头部企业有望复制白酒行业的成长路径,成为消费板块的新蓝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机构扎堆看好!最大“黑马”竟是它?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