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行业资讯 第4页

刚刚!卫健委等五部门发文,事关“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方向

3

admin 发布于 2025-11-04

2025年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今天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为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目标,显示着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进入了一...

阅读(24)评论(0)赞 (0)

别慌!非趋势反转!有色金属短期“黄金坑”显现,下午或反弹!

2

admin 发布于 2025-11-04

11月4日A股上午盘彻底上演“惊魂时刻”!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持续走低,而有色金属板早盘调整居前,部分个股回调超3%。   但真的要慌吗?恰恰在今天上午,央行副行长陆磊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释放关键信号:“将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

阅读(22)评论(0)赞 (0)

4年营收翻番!机器人产业开启“智能进家”模式

3

admin 发布于 2025-11-04

11月3日,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据悉,本届大会将在上海举办,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单位牵头主办。数据显示,机器人产业规模正持续高速增长,全国机器人行业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0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78.9亿元,四年间实现规模翻番。今年前三...

阅读(19)评论(0)赞 (0)

翻底牌了,机构重仓!3大核心!

3

admin 发布于 2025-11-04

近日,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前十大重仓股榜单的结构性变化,再次印证资本对中国经济转型的精准嗅觉。 回溯2000年至2025年三季度近25年的持仓轨迹,公募基金重仓股行业完成三次关键迭代,从周期主导到消费崛起,再到科技领航,每一次切换都暗藏产业升级密码,更清晰勾勒出与时...

阅读(20)评论(0)赞 (0)

多重共振!政策、业绩双击有色板块!机构看好行业机会

3

admin 发布于 2025-11-03

作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直面外部冲击,以高效利用提升资源保障能力、以科技创新提升高端供给水平、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成为行业共识。   需要注意的是,新兴需求在铜、铝下游结构中的占比已从量变走向质变,有望支撑有色金...

阅读(105)评论(0)赞 (0)

新能源车渗透率冲60%!锂铜需求暴增,有色或迎新一轮爆发

2

admin 发布于 2025-11-03

10月的车市彻底被新能源“点燃”——乘联分会最新披露,10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量预计达132万辆,渗透率直奔60%创历史新高!这组数据背后藏着更劲爆的信号:每卖出10辆新车就有6辆是新能源,而一辆新能源车要消耗数十公斤有色金属,锂电池更是妥妥的“金属吸金兽”。   国际能...

阅读(59)评论(0)赞 (0)

“夸父”传火炬!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冲3488亿,业绩高增

3

admin 发布于 2025-11-03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催生出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如今,智能机器人不再是遥远的科技概念,而是渗透到工业生产、医疗服务、城市治理等多个场景的“实干家”。从全运会火炬传递的亮眼表现,到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容,机器人产业正以强劲势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一、明星...

阅读(27)评论(0)赞 (0)

突然!强势拉升!短剧游戏板块大爆发

3

admin 发布于 2025-11-03

11 月 3 日,截至发稿,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在银行、煤炭、油气开采等板块带动下率先探底回升,强势翻红。盘面上呈现明显分化,AI 算力、半导体芯片、消费电子等科技股持续调整,而游戏、短剧游戏、sora 概念、文化传媒、影视院线、AI 语料、华为欧拉、软件等 AI 应用股则逆势...

阅读(53)评论(0)赞 (0)

量子科技站上国家战略风口 开启“从1到10”产业化加速期

3

admin 发布于 2025-11-03

据《科创板日报》11月3日报道,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将量子科技列为未来产业首位,这项曾局限于实验室的尖端技术正式迈入“从1到10”的关键迭代期。在政策红利与产业资本的双重驱动下,量子科技正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支撑技术,加速成长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赛道。   &nbs...

阅读(38)评论(0)赞 (0)

疯了?深圳3年冲20万亿:200单并购激活产业新生

4

admin 发布于 2025-11-03

今年,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若干措施》后,抛出三年实现上市公司总市值从不足10万亿跃升至20万亿、完成200单并购、打造20家千亿市值企业的激进目标。 这组看似难以企及的数字,不仅引发市场对可行性的广泛讨论,更暗藏着深圳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培育本土巨头的深层考量...

阅读(32)评论(0)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