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中国电池全球称霸,固态电池或成下一个千亿赛道!

当工信部明确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一代电池研发重点,这个被视为“新能源电池终极形态”的赛道或彻底激活。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已占据全球电池市场69%的出货份额,6家企业跻身全球前十,为固态电池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政策端的精准发力与产业端的技术突破形成共振,国信证券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空间将达2180亿元,其中全固态电池占比超五成,板块或正迎来从“技术储备”到“量产爆发”的关键转折,结构性机会逐步显现。

 

 

一、政策精准滴灌:构建“研发-产业-标准”全链条支撑

 

工信部的政策布局为固态电池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行动路线图,形成多层次支撑体系。在技术研发层面,柳新岩明确提出“强化技术创新引领,系统布局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研发”,将其与新型材料体系、金属空气电池并列作为重点方向,这一表态与工信部此前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形成呼应,该方案明确“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从国家层面为研发投入提供引导。

 

产业生态构建上,政策聚焦“提升产业链韧性”与“优化发展环境”双重目标。前者鼓励企业加大锂资源回收、盐湖提锂等技术研发,拓展工程机械、船舶等应用场景,解决固态电池量产的资源约束与市场需求问题;后者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健全标准体系,直击当前产业发展中的“标准缺失”痛点。据《2025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披露,我国已启动固态电池安全性、性能测试等12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政策推动下的标准统一将加速产业化进程。

 

政策红利已显现成效,21世纪经济报道显示近4年国内固态电池行业投扩产规划金额超2000亿元,规划产能突破400GWh,实际投产产能超25GWh。对板块而言,政策重点扶持的技术研发型企业与产业链龙头,有望在资金补贴、标准制定参与等方面获得优势,业绩改善预期值得观察。

 

中国电池全球称霸,固态电池或成下一个千亿赛道! 1

二、产业突破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量产临界点

 

 

在政策推动下,固态电池产业已从实验室走向中试与装车验证,量产窗口期临近。技术层面,国内企业已实现多路线突破: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创新航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硅基体系电池能量密度达430Wh/kg,配套产线于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孚能科技计划年底实现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2026-2027年推进小批量量产装车。从性能指标看,以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为正极的体系已展现出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的潜力,相较当前液态锂电池提升超50%,且彻底解决电解液漏液、热失控等安全隐患。

 

 

下游车企的积极布局成为产业爆发的重要推手。21世纪经济报道截至2025年7月,国内半固态电池已成功装车蔚来ET7及ET9、上汽智己L6等多款车型,比亚迪、一汽等龙头车企均明确量产时间表——比亚迪计划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一汽则同步推进2027年小批量应用。车企的规模化订单需求将加速技术迭代,形成“研发-装车-数据反馈-迭代”的正向循环。

 

 

产业化进度超预期推进,2025年1-4月国内固态电池扩产规模已超50GWh,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25年全年出货量将较2024年的7GWh实现跨越式增长,2030年有望突破65GWh。产业端的实质性突破,或为板块提供了业绩兑现的底层逻辑,而非单纯概念炒作。

 

 

三、固态电池产业链机遇:设备先行,材料与整车或协同受益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将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共振,不同环节的机会呈现梯度释放特征。作为产业化的“先行军”,设备环节已率先受益。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当前产业链进入中试关键期,设备厂商持续交付中试设备,随着生产线大规模建设启动,设备将成为最先兑现业绩的环节。固态电池生产相较于液态电池新增了固态电解质涂覆、干法电极制备等工艺,对应的专用设备需求爆发,相关设备企业订单有望持续增长。

 

 

上游材料环节迎来结构性替代机遇。固态电池的核心差异在于电解质材料,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条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带动对应材料需求增长。同时,硅基负极在固态体系中应用比例提升,预计2030年硅基负极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此外,政策鼓励的锂资源回收与盐湖提锂技术,将缓解固态电池量产带来的锂资源需求压力,相关技术领先企业有望降低成本。

 

 

中游电池与下游应用环节长期空间广阔。国信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达16.4GWh(均为半固态),对应市场空间144亿元;2030年需求将飙升至270.8GWh,市场空间突破2000亿元,其中全固态电池占比54%。除新能源汽车外,兴业证券指出,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优势,还将开拓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固态电池作为解决新能源产业“能量密度与安全”核心矛盾的关键技术,其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工信部的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企业的技术突破与车企的量产规划则夯实了成长基础,千亿级市场空间正在逐步打开。

中国电池全球称霸,固态电池或成下一个千亿赛道! 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中国电池全球称霸,固态电池或成下一个千亿赛道!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