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五”,上证指数失守3900点,创业板指重挫超4%,科创50指数跌幅更超过5%。
全球股市在特朗普加税威胁下普遍受挫,A股也难以独善其身。半导体、光伏、电池等前期热门板块集体回调,超过2500只个股下跌,市场笼罩在恐慌情绪中。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牛市中的大幅调整往往不是终点,而是资金重新布局、财富再次分配的契机。
一、调整探因:三因素致A股短期回调
周五A股大幅调整,三大指数全线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94%报3897.03点,深证成指跌2.7%,创业板指跌4.55%。
板块方面,科技与新能源成为重灾区。半导体芯片、电池、AI眼镜等方向领跌,而建材、煤炭等板块则逆势上涨。
市场格局突变背后有三大核心原因。首先,科技板块估值高企引发担忧。
其次,资金从高位板块流向低估值领域。券商等牛市受益板块今年持续滞涨,成为资金避险与补涨的选择。
第三,外部环境变化压制风险偏好。
二、券商齐声:短期波动不改震荡上行趋势
尽管市场出现短期波动,但多家券商对A股后市仍持乐观态度。
兴业证券指出,经历9月以来的震荡整固后,新一轮上行动能已在蓄势。假期期间全球宽松的宏观环境、结构性亮点提供的线索指引,均有望为节后A股奠定上行基础。
招商证券认为,10月市场将会延续9月的趋势,保持震荡上行且低斜率的走势。“目前市场处在牛市第二阶段的判断没有发生变化,增量资金持续流入的态势也没有发生变化”。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在经济基本面保持平稳、A股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全球流动性宽松和中美关系改善的大背景下,A股有望继续维持震荡向上的大趋势。
浙商证券推测上证指数有两种运作路径:一是直接突破前高,形成日线5浪结构;二是先进行区间震荡,此后再行突破。无论哪种路径,中期趋势依然向上。
三、布局良机:看好业绩确定性与风格轮动
面对市场调整,理性投资者应如何把握低吸机会?
三季报业绩高增长板块。当前正值三季报披露窗口期,大资金更倾向于布局业绩确定性强的核心资产。
西部证券分析师傅孙寅测算,在中性假设下,预计证券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有望达到672亿元,同比增长87%;前三季度净利润有望达到1800亿元,同比增长55%。
科技板块中长期仍是主线。华商基金经理陈夏琼表示,以AI为代表的产业趋势还在加强,看好上游材料、AI电力设备、包括机器人和智驾在内的AI下游应用等方向。
风格轮动带来新的机会。本轮牛市主线是科技,但牛市中期往往出现风格轮动,市场结构再平衡。
四、坚定信心:牛市基石稳固调整即是良机
A股已进入牛市第二阶段。海通证券专家指出,本轮牛市始于2024年9月24日,宏观背景与1999年5月19日开启的牛市相似,政策发力治理通缩。1999年的牛市结束信号是基本面好转、政策转向,目前来看尚早,且估值和情绪指标温和。
政策面持续发力支撑市场。证监会在近期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强调,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10月下旬将召开重要会议,重要规划的提出也使市场风险偏好在10月有望维持高位。
风物长宜放眼量。A股市场总市值已突破100万亿元,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依然坚定,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市场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
在牛市的中场休息时分,投资者不妨保持一份冷静与理性,像巴菲特一样思考:“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这只股票10分钟”。
调整是考验投资定力的试金石,也是筛选优质资产的过滤网。当潮水暂时退去,真正有潜力的标的才会浮出水面。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