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前沿科技领域正迎来密集利好窗口,端侧AI硬件与具身智能赛道表现尤为突出。AI眼镜凭借对多模态AI应用的场景适配性加速突破,人形机器人则在海内外企业的共同推动下迈入量产关键期,两大领域近期相继迎来展会平台搭建与大额订单落地,为产业从技术研发向商业化落地的跨越注入强劲动力。
AI眼镜:展会搭台促协同,端侧场景潜力获机构看好
第七届VR/AR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18-20日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为期三天的展会将聚焦VR/AR/XR、大空间、人工智能、AI眼镜、人形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其中,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硬件分会计划在博览会期间召开“2025AI眼镜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对接会”,搭建技术、供需和生态共建的交流平台。
方正证券认为,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端侧AI落地最佳场景之一。AI眼镜可以定义为在普通眼镜/墨镜的基础上,导入多模态AI功能,是对端侧AI应用场景重要探索。
华鑫证券表示,端侧硬件智能化是AI应用的一大重要方向,AI眼镜未来潜力较大。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未来几年出货量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9年出货量将达4000万台以上;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到2029年出货量将达1200万台以上。
人形机器人:海内外联动破局,量产进程与材料创新成焦点
智元机器人与龙旗科技正式官宣,双方就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展深度战略合作,龙旗科技下达数亿元金额的智元精灵G2机器人框架订单,预计将部署近千台机器人。
国内机器人量产化进展不断,而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海外机器人公司亦不断提供新的催化。近日,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整机的Figure宣布,其最新型号的Figure 03即将于当地时间10月9日发布。
国金证券表示,特斯拉、Figure等企业预计2025年实现人形机器人小批量生产,2026年迈向大规模量产。该机构指出,垂直场景应用被视为具身智能落地关键。尤其看好服装、物流、康养三大需求明确、自动化程度低的行业。
投资方面,建议布局已在核心部件或垂直场景中具备技术及生态优势的企业。此外该机构强调,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轻量化、高强度的材料需求凸显,CF/PEEK复合材料凭借其独特性能优势,有望在关键部件领域率先渗透,成为新增长极。
综合来看,AI眼镜与人形机器人作为前沿科技的核心细分赛道,当前正处于“技术验证—场景落地—规模量产”的关键过渡阶段。展会平台为AI眼镜搭建了技术协同与供应链对接的桥梁,大额订单与人形机器人新品则验证了产业的商业化潜力,叠加机构对未来增长空间的明确看好,两大赛道不仅将持续吸引市场关注,更有望成为推动科技产业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双赛道爆燃!AI眼镜展会搭台,人形机器人订单新品齐掀热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