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端,近日,《广东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印发。
其中提到,打造AI玩具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支持AI融合机器人开辟陪伴玩具新市场,开展“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推广,支持科技企业主导。
鼓励玩具行业龙头企业和人工智能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儿童教育、情感陪伴、益智娱乐等细分场景,研发具备低功耗、高响应、强交互特性的玩具垂直领域端侧大模型。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市,探索对企业、平台等应用智能算力开展AI玩具大模型训练、大模型算力费用给予一定支持。
技术端,腱绳作为灵巧手等关键部件的核心传动方案,凭借其轻量化、高强度、高灵活性等独特优势,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是指用于连接和固定机器人关节的细绳或纤维绳,主要功能是模拟人体肌腱的作用,通过拉动或放松绳索来驱动关节运动。腱绳材料是灵巧手的“肌腱”,牵引手指活动,完成各种动作,是提升灵巧手的精细控制能力和轻量化的重要材料。
长江证券指出,机器人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腱绳传动作为机器人灵巧手必不可少的传动模式,并且有望拓展至其他关键关节部位,预计拥有着巨大空间,关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PBO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国金证券强调,政策支持已从单纯的技术研发补贴转向全链条生态构建。“人工智能+”行动明确的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目标,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地方层面,北京聚焦核心技术国产化与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深圳则侧重商业化落地与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这种差异化布局正在形成互补的产业生态。
从全球首个万台级人形机器人订单的签署,到家用服务机器人的消费市场破冰,机器人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宽。这种场景扩张并非简单的市场拓展,而是通过“量产降本-数据积累-技术优化”的循环,推动产业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盈利周期。
综合机构观点来看,机器人产业的未来竞争将聚焦于生态构建能力。中信证券强调,具备优质数据资源与场景卡位优势的企业将占据先机;华泰证券则提出“大小脑”路线并存的产业格局,既有专注具身智能模型开发的企业,也有打造软硬件开放平台的生态主导者。这种多元生态正在吸引汽车、互联网等跨界玩家入场,通过技术融合与模式创新,重塑机器人的产业形态。
在全球化与国产化并行的趋势下,国内供应链的优势日益凸显。从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突破到整机制造的成本控制能力,中国企业正在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竞争力。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工业场景的快速渗透,更在服务、医疗等民生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场景适配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政策暖风吹!机器人板块全线爆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