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8月26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完善风险分担和投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府采购等政策作用。让A股市场的投资者们对相关机遇充满遐想。
一、《意见》出台,AI东风强劲
近年来,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我国于2015年全面启动实施“互联网+”行动,十年来互联网取得飞速发展。如今,在人工智能浪潮下,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成为顺应全球技术创新趋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抢占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之举。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从试验探索迈向价值创造阶段,引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刻变革。
一方面,其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初显,对产业降本增效作用凸显,应用需求空前强劲,正处落地关键窗口期;另一方面,智能化新产品新场景不断涌现,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推陈出新,智能机器人走进工厂、家庭,各类智能体在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意见》重磅出台。
二、目标明确,AI发展蓝图绘就
《意见》明确了清晰的各阶段目标。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
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目标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勾勒出一幅宏伟且具体的蓝图,也为资本市场指明了长期的投资方向。随着目标逐步实现,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望迎来业绩增长期。
三、“人工智能+”实施意义重大,多维度影响深远
从技术发展看,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有助于顺应和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规律。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将催生更多创新应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驱动力,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国内实践看,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完备的产业体系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丰富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模式创新和迭代升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全球形势看,有助于构建更高水平国际开放合作。
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能够在国际合作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吸引全球资源,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这一系列积极影响,将为A股市场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提升市场整体的投资价值。
尤其对于那些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上市公司,有望借助政策东风,拓展业务边界,提升盈利能力。
四、“人工智能+”行动始终是我国数字经济战略布局中的核心抓手
事实上,2024年3月,“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产业探索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纳入年度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2025年,推进力度持续加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路径,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意见》,标志着“人工智能+”行动进入“顶层设计+具体落地”全面深化阶段。《意见》围绕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
一方面,以行业应用需求为牵引,统筹国内和国际,开展“人工智能+”6大行动,围绕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6大重点领域,谋划工作着力点。这将促使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例如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应用,可能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相关医疗科技企业有望受益。
另一方面,以硬基础和软建设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人工智能+”行动8大支撑,围绕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政策法规、安全等8个方面,构建基础支撑体系。这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可关注的细分领域和投资标的。例如,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关的芯片、云计算等企业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意见》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执行性,为“人工智能+”行动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张闯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迭代速度快、不确定性强,各地应根据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找准人工智能发展的特色定位,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和重复投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人工智能+”行动有了顶层设计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