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环比一季度增长3.73%。
其中股票投资余额3.07万亿元,较一季度的2.81万亿元环比增长8.9%,上半年净买入约6400亿元,较去年下半年3590亿元的净买入量环比增长78%。
股票配置占比从2024年末的7.3%升至8.47%,提升1.17个百分点。
细分来看,人身险公司从7.57%升至8.81%,财险公司从7.21%升至8.33%,均创近年新高。
一、险资资产配置结构发生明显调整
债券类资产:仍是配置基本盘,规模占比最大,但增速放缓。
权益类资产:除直接买股票外,还通过权益类基金、长期股权投资入市。二季度末,长期股权投资规模2.75万亿元,占比提升至7.6%;证券投资基金占比4.6%。
其他资产:银行存款和非标资产占比持续回落,其中银行存款余额3.01万亿元,环比仅微增1.5%,规模占比走低。
二、险资加仓权益的核心动因
低利率环境下,30年期国债收益率连续3年低于主销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存量固收组合到期收益率与负债成本率的利差不断压缩,单纯依赖固收资产难以满足寿险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收益需求。
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叠加A股、港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股息率较高,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凸显,成为险资提升长期回报的重要路径。
三、险资投资风格与策略转变
投资偏好:倾向大市值(500亿以上更受青睐)、高股息、低波动资产,偏好经营稳定、高分红、成长性好的行业龙头,银行、公共事业、交通运输、能源等行业为主要配置方向。
策略调整:从“控仓位”转向“选赛道”。国寿资产总裁于泳指出,经济转型期市场结构性特征明显,传统与新经济板块此消彼长,需建立匹配产业迭代的投资机制,破解新兴产业投资困局(传统投资框架对科创企业存在失效风险)。
与市场联动:仓位与市场赚钱效应挂钩,股市升温时增配需求上升,年内险企已28次举牌23家上市公司,次数及涉及公司数量创近4年新高。
四、长期投资试点稳步推进
政策持续松绑,险资通过设立私募基金等形式加码资本市场,目前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基金已增至7只。
典型案例包括: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发起的500亿鸿鹄基金(已现身伊利股份等3家上市公司);泰康资产、太保资产、平安资产、阳光保险等分别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险资大力加仓股票:上半年净买入6400亿元,环比增长78%丨36万亿险资重构资产底仓②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