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当前,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其“头雁”效应正不断赋能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医疗、教育以及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引发全方位的效率提升和模式变革。一场由“人工智能+”引发的应用爆发期已至。
人工智能应用的爆发期
日前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亮相。大会共签约3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50亿元,达成意向采购金额162亿元。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了3000余项前沿展品,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从ChatGPT到DeepSeek,从虚拟算法到多模态大模型,AI正突破认知边界,重塑千行百业。
“人工智能+”的概念深入人心,AI与文旅、教育、工业、金融、办公等行业的融合场景和各类AI终端应用产品吸引了众多关注。例如,智元机器人展台展示了机器人在工业流水线上的作业能力,以及与观众互动的人机冰壶游戏。此外,傅利叶展厅的GRx系列机器人用于认知康复训练,宇树科技展台的机器人则进行了炫酷的对战表演。
在民生领域,各类智能终端产品也令人耳目一新。联汇科技研发的搭载Om智能体的AI眼镜,有望成为视障人士的“AI眼睛”,帮助他们实时感知周围环境。蚂蚁集团展示的AI健康应用“AQ”基于蚂蚁医疗大模型开发,能为用户提供专业全面的健康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从工业自动化到医疗健康,从教育到金融,每一个领域都可能成为投资的热点。例如,多模态AI概念在大会期间表现强势,相关概念股如因赛集团、汉王科技等涨停。这表明市场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预期非常高,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人工智能的普惠与发展
人工智能的普惠化是未来的重要趋势。MiniMax创始人、CEO闫俊杰指出,过去一年多,大模型的参数未显著增加,但推理成本却在下降,AI研发不再是“烧钱”行业。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使用成本将变得更加可控,普通企业和个人都能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对于股民来说,这不仅降低了投资门槛,也提高了投资的可持续性。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专注于降低AI使用成本、提高普惠性的企业,这些企业可能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软件与硬件的双向发展和磨合。多模态研究成为关键,它能够让AI应用更加丝滑地从虚拟世界迈向物理世界。例如,阶跃星辰创始人姜大昕提到,Agent(智能体)将成为大模型技术落地的关键发力点,与汽车、手机、物联网等场景展开全面合作。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关注那些在多模态研究和Agent技术上有突破的企业,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
AI产业正从”技术狂欢”进入”价值创造”的关键阶段。投资者或可重点关注三大主线:
算力基础设施:AI服务器、光模块、液冷等硬件环节,受益于推理需求爆发,具备”量价齐升”潜力;
智能体生态:在金融、医疗等垂直领域提供Agent解决方案的企业,可能复制云计算时代SaaS公司的成长路径;
具身智能部件:电机、传感器、多模态模型等核心环节,将分享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万亿级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AI“头雁”领飞,这三大主线或将引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