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盘面还在为大基建狂欢,一份来自上海经信委的《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却把聚光灯重新打向沉寂已久的AI眼镜赛道。文件首次将“AI+AR/MR眼镜”列为终端牵引的1号工程,并对智能眼镜主控芯片、光波导、硅基OLED等核心环节给出量化节点。政策窗口期已打开,产业链哪些环节最可能兑现估值?以下拆解。
一、政策的三层递进
1.终端定位:以智能眼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第一场景”,明确提出建设智能化、无人化产线,目标到2028年培育3家国内龙头,到2030年形成国际级品牌。
2.技术路线:MicroLED+硅基OLED双轮驱动,兼顾轻量化与低功耗;光波导、主控芯片、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四大环节同步攻关。
3.资金与生态:市级产业基金、国家专项、市区联动三级资金池;临港、静安、金山三大集群,每年两场国际论坛锁定人才与订单。
二、产业链拆解与A股映射
(一)主控芯片:算力+连接+低功耗一次到位
晶晨股份:已流片5nm级AR眼镜SoC,集成NPU+ISP,客户包括北美互联网巨头。
瑞芯微:RK3588M针对空间计算优化,配合安卓XR生态,二季度小批量出货。
全志科技:V系列超低功耗芯片打入国内白牌AR眼镜,成本优势显著。
(二)微显示:硅基OLED与MicroLED的“面板之争”
京东方A:8英寸硅基OLED产线已点亮,0.39英寸样品ppi>3000,送样多家整机厂。
TCL科技:旗下华星光电MicroLED中试线年内贯通,巨量转移良率>99%。
(三)光波导:决定轻薄化的“最后一公里”
联创电子:衍射光波导模组已向北美客户批量交付,良率爬升至80%。
水晶光电:阵列波导片通过多家整机认证,定增扩产项目下月落地。
苏大维格:纳米压印技术切入衍射波导,与上海理工共建微纳光学平台。
(四)整机组装:品牌+ODM双轨
歌尔股份:为Meta、苹果提供一站式ODM,AR/MR产能今年翻倍。
创维数字:自有品牌AR眼镜Q3发布,采用自研6DoF算法。
龙旗科技:智能眼镜整机方案已获互联网大厂订单,明年放量。
(五)结构件与传感:轻量化、交互缺一不可
长盈精密:镁合金+碳纤维中框,重量<10g,独家供应北美客户。
韦尔股份:全局快门CIS用于眼动追踪,方案已被多家品牌采纳。
科大讯飞:离线语音交互模组,功耗<50mW,本月进入量产。
当市场仍在基建周期里博弈预期差,AI眼镜已从“概念”升级为“订单可见度”赛道。政策给出明确时间表,产业链的稀缺产能就是估值锚。策略上可考虑,优先布局主控芯片与微显示双主线,趋势应对;光波导与传感作为高弹性补充,等待订单验证后右侧为佳。
风险提示:MicroLED良率低于预期、硅基OLED产能爬坡不及时间表、宏观消费疲软导致ARC端需求延后等等。
(以上相关概念个股梳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只做行业思考,数据全部来源公开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中午,这条消息千万别忽视!行业把“拐点”写进政府报告文件…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