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冲突局势缓和的背景之下,军工板块仍然持续活跃走强,今天早盘更是在题材和个股全面回调背景下逆势拉升,引发市场资金高度关注,这一现象背后主要与两大重磅利好助攻有关:即政策端对“新质战斗力”的定调与全球军贸市场的巨大机遇。
政策红利:新质战斗力提法重塑军工估值体系
官媒《人民日报》重磅定调:5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加快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一文,明确将“智能技术、无人装备、大数据应用”列为战斗力新增长点,并强调科技创新与实战应用的深度融合。
文章指出,我军正通过自主研发突破核心技术,例如国防科技大学的无人装备指控系统、运-20的信息化软件研发等,均体现了技术赋能的战略方向。
政策落地预期:文章释放的信号显示,未来军事装备采购将进一步向智能化、无人化倾斜,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军事AI、信息化、大飞机等领域或成为投资焦点。
军贸市场:全球需求爆发与中国份额提升
全球军贸规模创新高:2024年全球军火销售额达1116亿美元,打破冷战后纪录,其中美国占比37.92%,而中国仅占2.88%,未来提升增长空间巨大。
中国军贸的突围机遇:中国军工企业凭借高性价比装备(如歼-10CE战斗机、PL-15导弹)和技术优势,正加速抢占市场份额。某券商军工首席指出:“当中国制造的武器在实战中证明性能超越俄法同类产品,全球军贸市场格局将被改写。”
例如,近期巴基斯坦在印巴冲突中使用中国装备的实战表现,强化了市场对中国军贸出口的预期19。中航工业、中国船舶等企业已将军贸列为2025年核心任务。
此外,军工股行情上涨还与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有关。
上周被动基金规模与杠杆资金同步增加,叠加全球贸易形势缓和,市场风险偏好转向主题投资和科技成长性板块。
总结,军工行业估值重构:从周期股到成长股的蜕变
军工板块的此轮行情上涨,本质上是地缘博弈与科技革命两大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短期事件驱动,不如聚焦三大确定性方向:1、军贸出口的阿尔法机会;2、军事智能化的技术红利;3、国产替代的业绩弹性。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向新而生,向质图强。”在这场军事科技革命中,中国军工正从大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而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或才刚刚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军工股行情才刚刚开始?背后两大利好爆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