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集体爆发!节后新宠竟是它?

早盘,脑机接口板块延续强势,继续爆发。截至发稿,狄耐克20cm顶一字封单超3.3亿,占比流通市值的12%,迎来二连板。麟盛科技涨停、爱朋医疗、创新医疗等多股跟涨。

集体爆发!节后新宠竟是它? 1

消息面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运动皮层中手部运动的“神经地图”,首次发现猕猴大脑通过混合编码机制实时追踪手部三维空间位置,这一机制与海马体空间导航原理相似。研究团队通过植入微电极阵列和多摄像头追踪,证实了手位置、运动方向、速度及目标位置在同一神经元群体中的协同编码。这一发现为脑机接口和机器人控制提供了全新理论基础,未来可通过解码神经元活动实现更精准的神经假肢控制,并基于大脑运动导航原理优化机械臂算法。

 

一、产业影响:脑机接口与机器人的协同进化

 

医疗康复领域的颠覆性创新

 

该技术突破直接推动神经假肢的升级。目前全球约2472万肢体残疾人群体,传统假肢依赖肌电信号控制,精度和灵活性不足。新机制可实现“意念操控”,如清华大学与宣武医院合作的“北脑一号”已帮助瘫痪患者通过脑电信号驱动机械臂完成饮水等动作,抓握解码准确率超90%。据麦肯锡预测,2030-2040年全球医疗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400亿-1450亿美元,中国作为核心增长极,204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00亿元。

 

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跃迁

 

传统机械臂依赖预设路径和传感器反馈,在复杂环境中适应性不足。基于神经编码机制的算法可使机械臂具备“类脑”运动规划能力,实时动态调整动作。例如,埃斯顿的工业机器人已在光伏、汽车制造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其2024年市场份额达10%,居国产品牌首位。若结合脑机接口技术,机械臂在柔性制造、精密装配等场景的效率有望提升30%以上。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升级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挑战在于运动控制与环境交互。中科院的研究为具身智能提供了生物启发式解决方案。越疆机器人的协作机器人已应用AI视觉和柔性电子皮肤技术,其X-Trainer型号计划3年内实现家庭场景落地。若引入神经编码算法,人形机器人的动作流畅度和任务适应性将显著提升,推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4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9.4亿美元。

 

集体爆发!节后新宠竟是它? 2

 

二、资本市场:政策红利与技术落地共振

 

政策支持加速产业化

 

中国将脑机接口列为“十四五”未来产业重点,工信部等七部门明确要求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等核心技术。上海、北京等地已启动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建设,目标2030年形成千亿级生态。广东省近期出台政策,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并设立专项产业基金。

 

上市公司布局与估值重构

 

脑机接口核心:例如,微美全息通过脑机接口创新研发中心布局“脑机接口+”生态,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7%,股价年内涨幅超50%;又比如,创新医疗参股博灵脑机,专注非侵入式技术研发,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机器人受益:例如,埃斯顿作为工业机器人龙头,2024年营收46.5亿元,其伺服系统和控制器技术可与脑机接口算法深度融合;越疆机器人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占率第二,2024年出货量超8万台。

 

集体爆发!节后新宠竟是它? 3

 

三、机构观点:技术商业化跃进

 

东吴证券指出,脑机接口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转化,非侵入式设备(如注意力监测头环、康复外骨骼)商业化进程领先,预计203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08.9亿美元,中国占比将超20%,建议关注技术自主可控的企业。

 

华安证券认为,中国在非侵入式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如“双环路”脑机交互系统全球领先,但上游传感器和专用芯片仍需突破,建议关注产业链协同创新相关公司。

 

脑机接口与机器人的融合正开启“人机共生”的新纪元。从神经假肢到智能机械臂,技术突破不仅重塑医疗与工业场景,更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随着政策支持加码和资本加速涌入,具备核心技术和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跑者。

 

集体爆发!节后新宠竟是它? 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集体爆发!节后新宠竟是它?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