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消费不仅关系民生,也关系经济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需求作为今年经济工作之首。从政策落实的情况来看,相关政策正在持续发挥作用,效果明显。
一、新型消费增长强劲,创新场景不断涌现
2025年,直播带货、即时零售、夜经济、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增长迅猛。直播电商市场预计将保持18%的年复合增长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万亿元。即时零售行业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主要平台如美团闪购、京东到家等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提升配送效率,继续引领市场。此外,数字消费增长显著,IP联名模式、生成式人工智能、绿色消费和品牌出海成为主要驱动因素。这些新型消费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2025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提振消费,包括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居民增收、以旧换新、金融支持等。例如,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补贴范围,提升消费能力。
此外政府还通过《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加强政策支持,提升服务品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
三、12.5万亿消费狂飙:四大引擎如何点燃经济新动能?
(一)商品零售:政策红利催生结构性爆发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5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6%,增速逐月攀升。在”两新”政策(两新概念:指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升级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超15%,成为拉动经济的核心力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零售额达4200亿元,同比增长28%,渗透率提升至35%。
消费电子领域迎来政策与技术双重利好。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的《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AI赋能产业升级,推动消费电子智能化水平提升。东海证券研报指出,政策推动下,消费电子库存已降至健康水位,下半年补库需求将显著回升。
(二)服务消费:5%增速领跑消费升级
服务消费展现强劲韧性,一季度增速达5%,较商品零售快0.4个百分点。文旅、康养、教育等领域成为增长主力:国内旅游人次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15%,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2%;高端家政服务需求同比增长40%,客单价突破300元/小时。
夜间经济成为服务消费新亮点。南宁“三月三”文旅消费带动重点商圈人流量增长15.7%,内江”夜经济”活动拉动春节期间消费39.6亿元。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夜间消费规模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成为城市经济新增长极。
(三)即时零售:1.2万亿市场重构消费格局
即时零售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2万亿元。饿了么、美团等平台通过“即时+”模式,将配送时效压缩至30分钟内,覆盖超5.5亿用户。淘宝直播2025年新增110亿投入,目标成交和用户规模两年翻番,家电类产品双11期间售出超20万件。
政策端持续加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即时零售发展,推动全品类覆盖和多场景渗透。
(四)数字消费:30万亿蓝海蓄势待发
数字消费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预计2025年规模突破30万亿元。直播带货、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业态加速落地:淘宝直播核心主播成交同比增长31%,店播成交增长36%;虚拟现实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120%,价格下降至千元级。
国家数据局启动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推动数智化消费场景建设。中金公司研报指出,AI技术与消费深度融合,催生智能穿戴、脑机接口等新赛道,预计相关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30%。
四、券商观点:消费行业前景广阔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消费对GDP贡献率将突破60%,服务消费增速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政策受益的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二是AI赋能的智能穿戴、低空经济;三是情绪价值驱动的国潮品牌、文旅IP。
华泰证券认为,服务消费提质行动将催生康养服务、文旅IP等细分机会。关注具备产品力、运营力、品牌力的龙头企业。
2025年消费行业前景广阔,当前消费市场呈现“政策+技术+需求”三重驱动格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耐用消费品、数字消费、品质电商等领域将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居民增收减负措施以及消费场景创新。整体来看,消费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依然向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消费市场沸腾!12.5万亿背后藏着哪些财富密码?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