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10万亿元以上。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展现强劲韧性;进口4.17万亿元,受全球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6%。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一季度我国外贸顶压前行,实现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突破。
一、民营企业成增长主力,高技术产品出口亮眼
数据显示,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规模占全国比重提升至56.8%,持续稳居外贸”半壁江山”。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规模接近1万亿元,同样创同期新高,凸显我国外贸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型的显著成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指出,民营企业的活跃表现是一季度外贸稳增长的关键支撑。这类市场主体对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进出口增长,充分展现了我国外贸的广泛市场覆盖度与抗风险能力。
二、东盟、欧盟”两翼”稳固,”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深化
在主要贸易伙伴方面,东盟与欧盟成为我国外贸稳定的重要基石。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外贸总额比重提升至16.6%;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增长1.4%,按分钟计算,中欧贸易往来每分钟超1000万元。”这两大市场的稳定为我国进出口增速提供了基础支撑。”陈凤英表示。
与此同时,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持续升温,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2.2%,增速高于整体0.9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比重达51.1%,首次过半且呈上升趋势,彰显”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外贸的强劲拉动效应。
三、出口韧性凸显,进口短期承压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进口需求收缩,但我国出口在多重压力下展现较强韧性。分析指出,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兴市场开拓、民营企业活力释放及高技术产品竞争力提升。而进口下降则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需求阶段性调整等因素相关。
海关总署强调,后续将持续优化外贸营商环境,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随着国内需求逐步回暖及”一带一路”合作深入,我国外贸有望延续回稳向好态势。
四、机构观点:关税冲击有限,政策托底预期升温
光大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关税冲击整体可控。短期来看,4月美国对智能手机、电脑等产品的关税豁免延续了”抢出口”行情;长期而言,我国贸易多元化趋势(如东盟占比提升至18.8%)及全球制造业景气扩张将缓冲外部风险。此外,国内政策”有预案”,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或释放更多稳内需信号。
德邦证券策略分析师强调,市场对关税摩擦的担忧可能被高估。一季度出口韧性源于外需增长、国产创新及”小单快反”模式,叠加”一带一路”国家贡献超50%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增强抗风险能力。建议关注结构性扩内需政策下的新消费方向,以及工程企业出海带来的基建订单增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10.3万亿!外贸首季开门红,进出口规模刷新历史纪录!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